觸龍說趙太後

[兩漢] 劉向 [简体]

趙太後新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於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太後不肯,大臣強諫。太後明謂左右:“有複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麵。”

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後。太後盛氣而揖之。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後玉體之有所郤也,故願望見太後。”太後曰:“老婦恃輦而行。”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裏,少益耆食,和於身。”太後曰:“老婦不能。”太後之色少解。

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沒死以聞。”太後曰:“敬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托之。”太後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於婦人。”太後笑曰:“婦人異甚。”對曰:“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後曰:“然。”

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曰:“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太後曰:“諾,恣君之所使之。”

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齊兵乃出。

子義聞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趙太後剛剛掌權,秦國就加緊進攻趙國。趙太後向齊國求救。齊國說:“一定要用長安君作為人質,才出兵。”趙太後不同意,大臣們極力勸諫。太後明白地對身邊近臣說:“有再說讓長安君為人質的,我一定朝他臉上吐唾沫!”

左師觸龍對太後侍臣說,希望拜見太後。太後怒氣衝衝地等著他。觸龍走入殿內就用快走的姿勢慢慢地走著小步,到了太後麵前道歉說:“老臣的腳有毛病,不能快走,很長時間沒能來拜見您了。我私下原諒了自己,但是又怕太後的貴體有什麽不適,所以想來看完您。”說:“我也是腳有毛病全靠坐車走動。”觸龍說:“您每天的飲食該不會減少吧?”太後說:“就喝點粥罷了。

文言現象

(一)詞的古今異義
古今傳承的義異詞同指的是由於詞義的新陳代謝使古今詞義產生了或大或小的差距。概括起來,大致有如下幾種情況:
(1)詞義擴大。如“江”,古代專指長江,現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現在泛指一切美好事物的性質。
(2)詞義縮小。如“臭”,古代表示好壞氣味均可,現在隻表示壞氣味;“讓”,古代既表示辭讓、謙讓之意,又可表示責備之意,現在後一個意思不用了。


(3)詞義轉移。如“涕”,古代指眼淚,現在指鼻涕;“偷”,古義是苟且、馬虎、刻薄、不厚道,今義轉移為“偷竊”。

補充注釋

1.關於“觸龍”
觸龍,人名,《戰國策》的各種傳本均作“觸讋”,王念孫《讀書雜誌·戰國策雜誌二》曾據《史記·趙世家》等史料訂正為“觸龍”,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戰國策》殘本記此事均作“觸龍”。另外,有人認為“觸龍”後還有“言”字,因尚有不同看法,故未取。

2.關於“質”
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互相攻伐,常常由幾個國家結盟,共同對付另外的一個或幾個國家,結盟的憑據就是派王子或世子到別處或別國作抵押,叫“質”或“質子”。

說話藝術

開口說話,看似簡單,實則不容易,會說不會說大不一樣。古人雲:“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誤國”。蘇秦憑三寸不爛之舌而身掛六國相印,諸葛亮靠經天緯地之言而強於百萬之師,燭之武因勢利導而存鄭於危難,觸龍循循善誘而救趙於水火。言語得失,小則牽係做人難易,大則連及國家興亡,非常重要。下麵就以《觸龍說趙太後》為例,談談說話的藝術。

1、 察言觀色,避其鋒芒。

趙太後剛剛執政,秦國就急攻趙國,危急關頭,趙國不得不求救於齊,而齊國卻提出救援條件――讓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溺愛孩子、缺乏政治遠見的趙太後不肯答應這個條件,於是大臣竭力勸阻,惹的太後暴怒,“有複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麵”。

創作背景

文章選自《戰國策·趙策四》。公元前265年,趙惠文王死,其子孝成王繼位,年幼,由趙太後攝政。秦國趁趙國政權交替之機,大舉攻趙。趙國形勢危急,向齊國求援。齊國一定要趙威後的小兒子長安君為人質,趙威後不肯。觸龍說服了趙威後,讓她的愛子出質齊國,解除了趙國的危機。

參考資料:
1、《觸龍說趙太後》賞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6-3]
勸諫藝術

先秦曆史散文著作《戰國策》,以記敘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外交鬥爭為主要內容。這些縱橫家們,能說會道,長於論辯說理。其言論,內容精辟,啟人心智,形式巧妙,入情入理,給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至今,還放射著燦爛的藝術光芒。新編高中教材第一冊入選的《觸龍說趙太後》一文,就是這類散文的代表。細細研讀,其藝術性讓人回味無窮;其思想性使人倍受啟迪。現就文章的語言藝術作簡要分析。

一、避其鋒芒、欲擒故縱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趙孝成王繼承了趙國的王位。因年幼,於是由趙太後執政。此時的趙國,新舊更替,動蕩不安;野心勃勃的秦國又乘機攻趙,連克三座城池。趙國禍不單行,處於危難之中。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拒秦,趙太後隻得求救齊國,共同抗秦。而齊國提出條件,讓趙太後幼子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方才出兵。作為母親,趙太後心理的天平傾斜到了個人的私情一邊。國難當頭,群臣心急如焚,竭力勸諫,均遭斥責。

賞析

《觸龍說趙太後》一文開篇就描繪了一個氣氛極為緊張的局麵:趙君新亡,秦兵犯趙趙求齊助,齊要長安君作人質愛子心切的趙太後不肯讓兒子去冒這個風險,嚴詞拒絕了大臣們的強諫,並聲稱“有複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麵!”。

在這樣劍拔弩張的情況下,觸龍的諫說顯然要困難許多。他深知要能說服趙太後,就必須讓她明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道理。然而,若從正麵去講道理,則將不但無濟於事,反而會自取其辱。因此,必須順著太後溺愛長安君的心理因勢利導,巧說妙諫。 [2]

教學教案

一、關於課文
觸龍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勸說、啟發趙太後:父母應為子女作長遠打算,而不能隻考慮他們眼前的安樂,不能讓他們養尊處優、無功食祿。觸龍的勸說最後終於打動了太後,欣然同意讓長安君去齊國做人質,換來了齊國的救援。觸龍抓住老年婦女溺愛幼子的心理特點,設身處地替她打算,將長安君的利益和趙國利益密切聯係在一起,把利害關係說得具體生動,曲折委婉,層層深入,巧妙地達到了勸說的目的。


課文寫的是曆史事件,作者運用生動的語言,細致地描繪了人物的行動和對話,形象地揭示了人物內心變化的發展過程,是一篇藝術感染力很強的文學作品。

語用分析

話語交際是一種雙邊的或多邊的語言行為。其基本因素是:交際目的、交際對象、語言背景、話語場景、語體風格、美學情趣。為保證交際的順利進行,交際者必須共同遵守一些原則:合作原則、禮貌原則、接話原則。以語用學知識來分析《觸龍說趙太後》的話語交際,我們更能體會到觸讋高超的話語交際藝術。

《觸龍說趙太後》這個故事發生在趙孝成王元年。當時,趙惠文王剛死,孝成王初即位,因年紀太小,故由太後執政。新舊交替之際,國內動蕩不安。秦國認為有機可乘,發兵東下,趙國危在旦夕。迫不得已,趙求救於齊。按慣例,齊提出一個苛刻的條件:即趙國必須派太後幼子長安君質於齊。此時麵對家國之難,趙太後束手無策。麵對大臣強諫,趙太後更是惱怒異常。觸龍正是在此時出場的。

史實之偽

《觸龍說趙太後》出自《戰國策*趙策四》,《史記》將此文係於《趙世家》孝成王元年(當周赧王五十年、齊襄王十九年)。後世學者對此定位無異議,因為隻有這個時間才有可能出現趙太後新毫事的情況。對於《觸》文,後世也並非沒有爭議,遺憾的是,其爭議的著眼點多半集中在左師官職、太後年齡及身份方麵,而對整個事件的發生可能絲毫沒有觸及。

筆者以為,事件的焦點,好趙送長安君入質於齊、以乞齊援、解秦攻之事,並不符合齊趙兩國當時的實際關係。試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