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太宗十思疏

[唐代] 魏征 [简体]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望國 一作:思國)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誌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衝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鬆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係不牢固卻想要樹木生長。道德不深厚卻想要國家安定,我雖然地位低見識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您這)聰明睿智(的人)呢!國君處於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間尊大,就要推崇皇權的高峻,永遠保持政權的和平美好。

如果不在安逸的環境中想著危難,戒奢侈,行節儉,道德不能保持寬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這也(如同)挖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遠啊。

文言現象

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嚇。
2、則思無以怒而濫刑 無,通“毋“,不要

措詞
1.名詞用作狀語
貌恭而不心服 貌:指表麵上。心:指內心裏。
2. 名詞作動詞
江海下百川 下:居……之下。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 君:做君主,統治。
3. 形容詞用作名詞
人君當神器之重 重:重權。
居域中之大 大:重大的位置。
懼讒邪 邪:邪惡的小人。
擇善而從之 善:好的、可行的意見。
則思正身以黜惡 惡:奸惡的小人、不好的行為等。

衍生成語

居安思危:居,處於,處在;思,想,考慮。處在安樂的環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險。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禍患。

載舟覆舟:載,承載;覆,顛覆。民眾猶如水,可以承載船,也可以傾覆船。比喻百姓能擁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統治。

擇善而從:從,追比,引申為學習。指采納正確的建議或選擇好的方法加以實行。

善始善終:做事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尾。形容辦事認真。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費力;治,平安。古時比喻統治者不做什麽,卻能使天下太平。多用來稱讚帝王無為而治。

戒奢以儉:戒,戒除;奢,奢侈;儉,節儉。用節儉來消除奢侈。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係不牢固卻想要樹木生長。道德不深厚卻想要國家安定,我雖然地位低見識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您這)聰明睿智(的人)呢!國君處於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間尊大,就要推崇皇權的高峻,永遠保持政權的和平美好。

如果不在安逸的環境中想著危難,戒奢侈,行節儉,道德不能保持寬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這也(如同)挖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遠啊。

賞析

《舊唐書》曾讚揚魏征的奏疏“可為萬代王者法”。對於魏征這篇奏疏,唐太宗非常重視,說它是“言窮切至”,使得自己“披覽亡倦,每達宵分”。

他還曾使用“載河覆河”的比喻來訓戒太子。宋、明、清三代的一些君主,也經常拜讀這篇奏疏,用以規戒自己。由此可見它在封建時代的重要意義。即使到了現代,文中“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觀點,也仍有值得借鑒的意義。
這篇奏疏,在寫作上很有其特色,它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創作背景二

唐太宗逐漸驕奢忘本,魏征對此極為憂慮,他清醒地看到了繁榮昌盛的後麵隱藏著危機,在貞觀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頻上四疏,以陳得失”,《諫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稱“論時政第二疏”。

參考資料:
1、薛金星 .中學教材全解:學案版:廣東教育版.高中語文.4:必修 .西安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150 .
寫作特點

一、類比入手,親切生動

作者要論述的是治國安民的根本大計,而進諫的對象又是國君。從流水、樹木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入手說理,就顯得親切、生動,容易為人君所接受。同時,要“木茂”就必須“固其根本”,要“流長”就必須“浚其泉源”,這都是生活中的常識。通過類比,推出要“國安”必須“德厚”,就很有論辯力量。在這個基礎上,作者進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比做“伐根”“塞源”。

創作背景

《諫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的諫議大夫魏徵,在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上書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篇奏疏;文章中,魏征緊扣“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對這個安邦治國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論述。

段析

第一段從開頭至“塞源而欲流長也”,先正說,後反說。以固木之根、浚流之源,來比喻治國需要從積德這個根本做起。這是正說。接著以比喻的手法來反說,“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是萬萬不可能的。正說和反說,歸結到君主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否則,那將是“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危及治國之本,動搖王朝的根基,葬送李唐的天下。

第二段從“凡昔元首”至“所宜深慎”,分別從“在殷憂”和“既得誌”等不同時期所采取的不同態度,正反論述。君主“在殷憂”時,一定能竭盡誠意對待手下的人;而君主如果能對部下竭盡誠意,就能使君臣契合,上下一心。君主在“既得誌”時,往往為所欲為,傲視他人;而君主如果傲視他人,即使親屬也會變得如同行路人那樣互不相認。

總體手法

這篇奏疏,在寫作上有其特色,它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文章根據唐太宗在取得巨大政績以後,逐漸驕傲自滿,生活日趨奢靡的情況,指出他“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既得誌則縱情以傲物”,不能“竭誠以待下”,必然使“骨肉為行路”,至親疏遠,君臣解體,離心離德,難於保守天下。

奏疏不僅把“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難守天下的道理講得清清楚楚,而且還對症下藥,提出“十思”的措施,既明確具體,又實用而不空泛,針對性很強。
《諫太宗十思疏》談論的雖然是帝王的治國之道和修養問題,但其中的許多真知灼見在今天看來仍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這篇奏疏不僅思想內容深刻,在寫作手法上也頗有特點,現試析如下:

正反論述

全文以論述為主,對同一個問題,作者往往從正反兩方麵進行剖析,這樣,說理更加透徹。如第一段先從正麵論“固本疏源”,再從反麵闡述不這樣做的危害;第二段關於“殷憂”“竭誠”與“得誌”“傲物”的反複論述,第三段貫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應)與理性自製的對舉,都體現了這一特點。

形象比喻
文中運用了大量生動的比喻,借以闡發治國安民的思想,言簡意賅,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如文章開篇談論治國要注重“積其德義”這一根本原則時,從兩個方麵比喻論證,即“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樹木長得高的必要條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水流得長遠的前提,運用自然中的現象比治國的原則,淺顯易懂而又生動形象。

賞析二

文章一開始,作者運用了排喻的手法,作者首先舉出“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兩組比喻,從而引出了“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作者先設置這樣兩個形象性和哲理性都很強的比喻,而後引出了自己要表達的真實意圖,這種手法的應用是有很強的說服力。如果作者開篇不用這十分形象的排喻,而隻是簡單地講述抽象的道理,是很難吸引對方,使對方理解信服。作者引喻用得好,好就好在比喻用得“巧”、“俗”、“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