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嚐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複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金溪縣有個百姓叫方仲永,祖祖輩輩以耕種為生。仲永出生五年,還沒有見過書寫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著索要這些東西。他的父親對此感到驚奇,就向鄰居借書寫工具來給他。仲永立刻寫了四句詩,並且題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詩以贍養父母,團結族人為主旨,傳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就能立刻完成,並且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

同縣的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地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有的人花錢求取仲永的詩。方仲永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他,他已經十二三歲了。我叫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回到揚州,再次到舅舅家去,問起方仲永的情況,他說:“方仲永已經完全如同常人了。”

文言字詞

虛詞用法

(1)不能稱前時之聞——助詞,的。
(2)不受之人——兼詞,之於。
(3)卒之為眾人——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4)忽啼求之——代詞,代書具
(5)借旁近與之——代詞,代仲永
(6)餘聞之久也——代詞,代這件事

(1)環謁於邑人——介詞,到。
(2)於舅家見之——介詞,在。
(3)賢於材人遠矣——介詞,比。


(4)受於人者不至——介詞,從,引出動作的對象。

(1)還自揚州——從。
(2)並自為其名——自己。

(1)泯然眾人矣 ——形容詞詞尾 ……的樣子
(2)父利其然也 —— 代詞,這樣

通假字
(1)扳——通“攀”,牽,引。
(2)材——通“才”,才能。

補充注釋

收族:《儀禮·喪服》鄭玄注:“收族者,謂別親疏,序昭穆。”《禮記·大傳》孔穎達正義:“‘收族故宗廟嚴’者,若族人散亂,骨肉乖離,則宗廟祭享不嚴肅也;若收之,則親族不散,昭穆有倫,則宗廟所以尊嚴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親疏遠近之序團結族人,使不離散。方仲永的試筆之作“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養父母”,是“孝”的表現,“收族”,是“仁”的表現。五歲的孩子能有這樣的誌向,這在封建時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難怪人們在讚揚之餘,還特地把這首詩送給本鄉的讀書人去看,讓他們來評定。
傳一鄉秀才觀之:“秀才”,在唐宋時是對一般讀書人的稱呼,跟明清兩朝經過縣試及格的生員不同。“一鄉”,全鄉。這句話應理解為傳給全鄉的讀書人看,不是隻給某個秀才看。
指物作詩:即作“詠物詩”。

學習重點

(1)最後一段的議論講了什麽道理?

答:說明了人的天資與後天學習的關係,強調後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麽?

答: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作者在後麵的議論中所認為的那樣.方仲永"卒之為眾人",是因為"其受於人者不至",既沒有受到後天正常的教育.

(3)你對題目是怎樣理解的?

答:"傷"是"哀傷""感傷"之意.仲永,即方仲永,本文的一個"神童".文章以"傷仲永"為題,寫的是可傷之事,說的是可"傷"之道理.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為實例,說明一個人有天分是很幸運的,但是唯有後天的教育與學習,才能讓人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才能夠真正成才. 如果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最終也會成為平常人。

創作背景

公元1025年(天聖三年),方仲永無師自通,提筆寫詩。明道二年王安石回金溪探親,在舅舅家他請方仲永作了幾首詩,但他有些失望。康定元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親。此時方仲永已做回了農民。慶曆三年公元,王安石從揚州回到臨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寫下《傷仲永》一文。

參考資料:
1、原建平.基礎訓練:文言文全解·初中(人教版新課標):大象出版社,2011:32-35
2、陳振鵬 張培恒.古文鑒賞辭典(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總1313-1315
文章理解

題目理解

“傷”,是哀傷,歎惜的意思。“傷”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為仲永這樣一個天才最終淪為一個普通人而感到惋惜,第二層意思是為像仲永的父親這樣不重視後天教育,思想落後的人而感到可悲,第三層意思是為那些天資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後天教育,最終連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轍的人哀傷。

文體介紹

本文敘事用了見聞錄的方式,第一段是“聞",第二段是先“見”後“聞”。敘事一氣貫通而又層次分明,詳細有致而又結構緊湊,內容集中而又意指鮮明。這種見聞錄的方式使方仲永與“我”發生了聯係,富有生活氣息,給人以真切之感。文章語言平實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傷仲永”為題,寫的是可“傷”之事,說的是何以可“傷”道理,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於一個神童“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

方仲永的形象

問題研究

(1)本文為什麽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時的情形?

本文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時的情形是暗示其前途無量,而其父貪利導致他才能衰退,後麵幾筆點出其淪為平庸的原因。引人深思。詳略處理,有力的突出了“傷”這一主題,為後來父親不讓他學習做鋪墊,又與後來變成普通人作對比,突出後天教育的重要性,流露出作者對仲永變成普通人的惋惜。

王安石寫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為反麵的例子,來說明“受之人”即後天教育的重要性。題目中的“傷”字,就已經透露這一點。“傷”是哀傷、哀憐的意思。作者為什麽“傷”仲永?因為方仲永天資非凡而“受於人者不至”,最終“泯然眾人”。

鑒賞

篇文章講述了一個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束”的神童因後天父親不讓他學習和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而淪落到一個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束為例,告誡人們決不可單純依靠天資而不去學習新知識,必須注重後天的教育和學習,強調了後天教育和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這篇文章言簡意深,說理嚴謹。

文題為“傷仲束”,文中卻未見一個“傷”字,然而全篇寫的正是一個“傷”字。這正如《王荊公年譜考略》所評:“餘謂仲水始而通悟,終焉為泯然眾人,見於荊公悼歎者詳矣!”由此可見,此文契合照應不在形式上而在內容中。這篇議論文,先敘後議,在事實敘述的基礎上立論,事實成為立論的依據。第一、二兩段隻敘不議,為第三段的議論服務,後麵的議論,集中強烈,言簡意賅,如畫龍點睛,使前麵所敘的事實立即升華具有典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