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說四·馬說

[唐代] 韓愈 [简体]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祗辱 一作:隻辱)

馬之千裏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裏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馬者 通:)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隻是辱沒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裏馬著稱。

日行千裏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裏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喂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裏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現在外麵。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麽能夠要求它(日行)千裏呢?

文言現象

通假字
(1)才美不外見: “見”通“現”,顯現、表現。
(2)食之不能盡其材:“ 食”通“飼”飼養;“材” 通 “才”,才能。
(3)其真無馬邪: “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4)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食”通“飼”,喂養。

古今異義
例:是馬也,雖有千裏之能。
是:
古義:這樣的。
今義:判斷詞。
例:安求其能千裏也?
安:
古義:怎麽。
今義:安全;安定;安裝。
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等:
古義:同樣。
今義:等候;用在人稱代詞名詞後表示複數或列舉。
例: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
古義:有時,有的人,也許。
今義:或者。
例: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

主題

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樂比喻為知人善任的賢君,把千裏馬比喻為未被發現的真正人才,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對統治者不識人才和摧殘人才的社會現象進行了抨擊。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

思想感情(中心主旨)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壯誌難酬之情和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訴。

常考題型

1 本文的中心論點(表明千裏馬和伯樂關係)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領起全文作用)

2 千裏馬的悲慘遭遇是: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

3 千裏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

4 千裏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裏的原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5 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對千裏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 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

7 表現“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歎息(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理解評述

《馬說》用托物寓意的寫法和層層深入的結構方式。先從正麵提出論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說明伯樂對千裏馬命運的決定性作用,從千裏馬和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裏馬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的發泄。

常見問題

1、是不是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裏馬呢?

從我們自身來看,是,因為我們是先認識了伯樂,再經伯樂認識了千裏馬,作者想表達的是一種認識的先後順序,強調伯樂對千裏馬的重要性;而從邏輯上來看,應是先有千裏馬然後才有了伯樂。

2、第一段表達了作者什麽觀點?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

3、沒有伯樂,千裏馬命運如何呢?

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

4、第一段文字說明了什麽?

伯樂對千裏馬的重要作用

5、概括第二段內容

分析千裏馬被埋沒的原因

6、第二段中哪些句子可以體現千裏馬不能日行千裏的原因?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7、第二段中的文字從側麵諷刺了喂馬者的哪些特點?

無能、無知、目光短淺。

8、“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表達了作者什麽感情?

創作背景

《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間。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誌。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40餘日,而“誌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盡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

鑒賞

《馬說》是一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麵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裏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歎詞和連接詞),體現出一唱三歎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韓愈命運的坎坷。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是從正麵提出問題,“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麵展開議論。說明千裏馬和伯樂的信賴關係是如此的密切。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治者埋不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拆。

文體介紹

“說”,是古代用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可以發表議論,也可以記事,屬議論文,大多是陳述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見解,有點像現代雜文的風格,學習時要注意體會。

“說”的語言通常簡潔明了,寓意深刻;寫法較靈活,跟現代的雜文大體相似,通常采以小見大的辦法,借講寓言故事、狀寫事物等來說明事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托物寓意”。

層次劃分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從千裏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裏馬才能的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開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點出論證的前提。這句話還包含著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裏馬”,實際上指明了千裏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但這裏的“伯樂”是一個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別善於相馬的人。

整體感知

一、整體感知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韓愈《送孟東野序》)。韓愈散文中,抒發不平之鳴的篇章不少,《馬說》便是其中之一。“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雖是議論文體,卻講究文采。《馬說》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裏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

教學建議

本文篇幅短而可讀性強,文字也不算艱深。根據以往的教學實踐,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易於成誦,關鍵是教師要仔細而認真地指導學生誦讀。可以讓學生反複朗讀,當堂成誦。內容也要講講,但不宜過深,要認真考慮學生在現階段的生活閱曆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為標準。教師講述應當簡而明,不旁征博引,以免剝奪學生誦讀的時間。從長遠觀點看,能夠熟練地背誦這篇短文,才能使學生真正受益。

1.領讀,即由教師(或選擇1~2名學生)帶領全班學生一句一句地讀,目的是使學生從感性上體會文章的語氣。領讀者事前應有充分準備,能流暢地背誦全文。

2.結合文中的虛詞仔細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見“有關資料”中《〈馬說〉中的五個“也”字》一文),一邊討論,一邊誦讀。還可以用比較的方式加深學生對這些虛詞的體會,例如下列劃線的字句如用括號裏的字句來替換,效果就不一樣了:

賞析

韓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時也是對宋代作家極有影響的詩人。人們對他的“以文為詩”(把詩歌寫得散文化)談得比較多,卻很少注意他那更為突出的“以詩為文”的特點。

所謂“以詩為文”,是指用具有詩的情調、韻味等特色來寫散文,即是說把散文給詩化了(但這並不等於從西方引進的新文體“散文詩”)。我們說把散文詩化,或者說把散文寫得很帶詩意,並不限於寫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對人物進行典型塑造和對事態進行藝術描繪;而是也可以用詩的情調、韻味來寫說理文或評論文。韓愈的散文特點之一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