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說四·馬說》鑒賞

《馬說》是一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麵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裏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歎詞和連接詞),體現出一唱三歎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韓愈命運的坎坷。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是從正麵提出問題,“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麵展開議論。說明千裏馬和伯樂的信賴關係是如此的密切。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治者埋不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拆。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一開篇就奇峰突起,發人之所未發,點明全文主旨。這句話還包含著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裏馬”,說明千裏馬的命運與伯樂的依賴關係。換句話說,就是除伯樂而外沒有人能識別千裏馬。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具體地描繪了千裏馬沒有遇見伯樂的可悲的遭遇。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這兩句揭示了千裏馬的才能為何被埋沒的根本原因。“不知”,這正是問題的要害。一天能跑千裏的馬,一頓有時會吃光一石小米。是說才能、本領特殊,食量也特殊。喂馬的人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裏而一般地喂它,怎麽能要求它日行千裏呢?

“且欲與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通常數量的喂養,常馬吃飽了而千裏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千裏馬喂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這一句描述了千裏馬因肚饑而無法發揮才能的痛苦。

文章寫到這裏,作者還覺得不夠,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人”的方麵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使文章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憤激。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反而讓他麵對著千裏馬不懂裝懂,還說“天下無馬”。意思是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麵還是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問題,卻把這種局麵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裏馬,食馬者卻對著千裏馬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歎,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結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矛盾形成一個高潮。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果。

參考資料:
1、陳國林 .高中生必背古詩文 :龍門書局出版社 ,2012年8月 :121-123 .

原文《雜說四·馬說》

[唐代] 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祗辱 一作:隻辱)

馬之千裏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裏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馬者 通:)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