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說四·馬說》層次劃分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從千裏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裏馬才能的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開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點出論證的前提。這句話還包含著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裏馬”,實際上指明了千裏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但這裏的“伯樂”是一個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別善於相馬的人。因此下麵接著就提出“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一論斷,突出了這“常有”和“不常有”之間的尖銳矛盾,說明千裏馬的被埋沒簡直具有必然性。然後趁勢而下,說到千裏馬的命運上來,用“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描繪了千裏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引人深思。這一段,從全篇來看,目的是提出問題;它之所以要強調知馬者惟伯樂這個意思,則是為下文揭露“食(sì)馬者”的“不知馬”張本。

第二段,揭示千裏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sì)馬者”的“不知馬”。千裏馬被埋沒,在一般人看來,大概要歸咎於它的才美“不外見”。因此,本段一開頭就用“馬之千裏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點出問題的要害。“一食或盡粟一石”是誇張的說法,強調千裏馬的食量大大超過常馬;“不知其能千裏而食”,是說“食(sì)馬者”隻是按照常馬的食量來喂養它,說明這種人的無知。接著,先以“是馬也,雖有千裏之能”作低回之勢;再用一組排比句揭示這“才美不外見”,正是“食不飽,力不足”所造成的惡果;最後又用反詰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對“食(sì)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這是從反麵證明“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的道理。

第三段,歸納全文中心,對“食(sì)馬者”的無知妄說進行辛辣的嘲諷。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畫“食(sì)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這三句緊承上文,全麵總結了這種人“不知馬”的表現;“執策而臨之”,寫他們洋洋自得、以“知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裏馬,他們在千裏馬跟前竟然宣稱“天下無馬”,這是十足的妄說。兩相對照,生動地揭露了這種人的愚蠢、荒唐。然後用“嗚呼”領出作者的感慨:“其真無馬邪”承上文“天下無馬”,是作者對“食馬者”的反詰,也是向讀者發問,用來為下句蓄勢;然後以“其真不知馬也”作答,結住全文。

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貫穿全文的是“不知馬”這句話。文中連用十一個“不”字。開始說“伯樂不常有”、千裏馬之“不以千裏稱”,已隱含著“不知馬”的意思;中間先明確指出“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然後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說明“不知”所造成的惡果;最後更以“不以”“不能”來痛斥“食(sì)馬者”的無知,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了中心。

原文《雜說四·馬說》

[唐代] 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祗辱 一作:隻辱)

馬之千裏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裏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馬者 通:)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