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願歸盤穀序

[唐代] 韓愈 [简体]

太行之陽有盤穀。盤穀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或曰:“謂其環兩山之間,故曰‘盤’。”或曰:“是穀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友人李願居之。

願之言曰:“人之稱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於人,名聲昭於時,坐於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武夫前嗬,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畯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閑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於天子、用力於當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於山,美可茹;釣於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

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處汙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僥幸於萬一,老死而後止者,其於為人,賢不肖何如也?”

昌黎韓愈聞其言而壯之,與之酒而為之歌曰:“盤之中,維子之宮;盤之土,維子之稼;盤之泉,可濯可沿;盤之阻,誰爭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繚而曲,如往而複。嗟盤之樂兮,樂且無央;虎豹遠跡兮,蛟龍遁藏;鬼神守護兮,嗬禁不祥。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於盤兮,終吾生以徜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太行山的南麵有個(山穀叫)盤穀。盤穀那地方,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居民很少。有人說:“因為盤穀盤繞在兩山之間,所以名叫‘盤’。”也有人說:“這個山穀位置幽僻而地勢險阻,是隱者所盤旋的地方(所以叫‘盤’。)”我的朋友李願住在這裏。

李願說:“人被稱為大丈夫的情況,我知道了。一種情況是:他們把利益恩惠施給別人,名聲顯揚於當世,在朝廷上參與政事,任免百官,輔佐皇帝發號施令。在朝廷外,就樹起旗幟,陳設弓箭,衛兵在前喝道,侍從塞滿道路,仆役們拿著他所需物品,夾道奔馳。(他)高興起來就隨意賞賜,發起怒來就任意處罰。才能出眾的人聚集他的跟前,說古道今讚譽他的大德,他聽入耳中而不厭煩。

賞析二

這篇序文寫於801年(唐德宗貞元十七年),當時韓愈34歲,離開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謀職。自從792年(貞元八年)中進士以來,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裏,韓愈一直為仕進汲汲奔走,卻始終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處境艱難,心情抑鬱。因此,借送友人李願歸盤穀隱居之機,寫下這篇贈序,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氣。

作者借李願之口,描繪出三種人:一是“坐於廟朝,進退百官”的達官貴人,二是“窮居而野處”的山林隱士,三是趨炎附勢、投機鑽營的小人。通過對比,對誌得意滿、窮奢極欲的大官僚和卑躬屈膝、攀附權貴之徒進行了辛辣的嘲諷,對友人的隱居之誌大加讚賞。文章最後一段,用一首古歌的形式和濃鬱的抒情筆調,詠歎、讚美、祝福友人的隱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羨之意。

賞析三

韓愈的誌向在於引道濟世,但他也不諱言求功名、取富貴的誌願。他在《上宰相書》中就講得很明白:“彼之處隱就閑者亦入耳,其耳目鼻口之所欲,其心之所樂,其體之所安,豈有異於人乎哉?”隻是他不願意蠅營狗苟,為虎作倀以求得功名富貴。所謂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此篇《送李願歸盤穀序》表達的就是這種思想。他歌頌了隱者的高尚誌趣,表達了自己對這種生活的向往,實際上是抒發自身長期追求功名而不能得誌的感慨。

其中對得誌的高官顯貴,略有諷刺之意。“人之稱大丈夫者,我知之矣。”此種口氣中就流露出譏諷的情緒,但比較含蓄。從行文中可見,無論是韓愈還是李願,對這種生活都不是完全否定的。為此,過分地強調此文中的批判色彩,是不符合實際的。文章真正否定的是“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的人。此處短短數語,淋漓盡致地刻畫出這些喪失了人格操守的追求富貴者的可恥、可笑又可憫、可悲的人生。內中也有自警的意思。

創作背景

韓愈從貞元二年(786)18歲到京師求仕,直到貞元十八年(802)34歲,才被授以四門博士。這篇《送李願歸盤穀序》就是他在貞元十七年33歲時又到京師後寫的。當時,他求官未遂,心情鬱悶,滿腹牢騷。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流露出了不遇之歎,不平之鳴。

賞析

本文寫於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800年,韓愈來長安求官,一直未能如願。他心情沉重,牢騷滿腹,借寫這篇臨別贈言來吐露他的抑鬱心情,表達他對官場醜惡的憎恨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文章主旨,是通過對李願歸隱盤穀的議論間接表現出來的。

首段簡潔敘述盤穀環境文美以及得名由來。接下來三個段落忽開異境,假借李願文口,生動地描述了三種人的行為和處世態度:聲威赫赫的顯貴、高潔不汙的隱士和卑汙諂媚的官迷。通過對這三種人所作所為的刻意描摹,表明了作者對這三種人的抑揚取舍。最後,作者作歌肯定李願的說法,在對隱士的讚美文中,諷刺當時昏暗的政治、驕奢的權貴和趨炎附勢文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