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

林則徐 1785年8月30日(幹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漢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禦外辱過程中偉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績是虎門銷煙。官至一品,曾任江蘇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

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林則徐,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諡號:文忠。唐朝莆田望族九牧林後裔,1785年生,清朝中期戶籍福建侯官。林則徐於道光七年所撰的《先考行狀》中記述:“府君諱賓日,號陽穀,係出莆田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徙居福清之杞店鄉(今海口鎮岑兜村),清初再徙省治(福州)。”林則徐是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這是魏源對他的評價),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他於道光十八年(1838年12月)受命欽差大臣赴廣東禁煙。他雷厲風行,嚴禁鴉片,在虎門公眾銷毀沒收的鴉片煙237萬斤,取得禁煙運動的勝利,名振中外。嘉慶三年(1798年),林則徐中秀才,就讀鼇峰書院。嘉慶九年(1804年)中舉,任廈門海防同知書記,後入福建巡撫張師誠幕府。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選為庶吉士,授編修。先後任江西鄉試副考官、雲南鄉試正考官。

主要成就

放眼世界
千古未遇的西方資本主義強敵入侵, 促使林則徐“ 最先從封建的閉關自守的昏睡狀態中覺醒,以全新的態度睜眼看世界” 。

林則徐赴廣州主持禁煙後,在與侵略者鬥爭的實踐中意識到自己對西方知識的貧乏、國人對王朝之外世界的無知,他急於改變“沿海文武大員並不諳諸夷情,震於英吉利之名,而實不知來曆” 的狀況,於是開始有意識有目的地收集外文報刊、書籍進行翻譯,以求獲得有價值的情報,加深朝廷、國人對“西洋”的了解。

通過分析外國的政治、法律、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麵的情況,他認識到隻有向西方國家學習才能抵禦外國的侵略。

軼事典故

名字來由
則,學習、效法。
徐,指的是福建巡撫徐嗣曾。
元撫,以巡撫徐嗣曾為榜樣的意思。
字少穆,石麟。
一種說法:據程恩澤《題林暘穀年丈飼鶴圖遺照》詩及注的解釋,林則徐出生那天晚上,林賓日“夢中親見鳳凰飛”,這使他立即聯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類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為是吉兆,因此在給兒子取名“則徐”之餘又給字“少穆”,“石麟”。


另一種說法:他出生時有一個不尋常的巧合。那天是八月三十,赤日炎炎。林則徐的父親叫林賓日,是個在三家村訓蒙童的窮教書匠,家徒四壁卻潔身自好。林賓日因妻子分娩在即,接生婆也進了門,他自己便去鎮上想買點龍眼等滋補品回家。
正巧,福建巡撫徐嗣曾從鄉下察看災情回衙,,差役鳴鑼喝道,隨從們擁簇在大橋的前後左右。不想半路突然陰雲密布,雷聲隆隆,頃刻間大雨瓢潑如注。

作者的詩
上一頁1 / 8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