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水勝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一體。
雲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湧似乎把嶽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於找不到船與槳,聖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
看著那些垂釣的人釣得魚兒上鉤,隻能白白羨慕被釣上來的魚。

注釋
張丞相:指張九齡(673-740),唐玄宗時宰相,後貶為荊州長史。
涵虛: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虛:虛空,空間。
混太清:與天混成一體。清:指天空。
雲夢澤:古時雲澤和夢澤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窪地區。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嶽陽城:在洞庭湖東岸。
濟:渡。
端居:安居。
恥(chǐ)聖明:有愧於聖明之世。聖明:指太平盛世,古時認為皇帝聖明社會就會安定。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秋水盛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一體。
雲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湧似乎把嶽陽城撼動。
想要渡水卻沒有船隻,閑居不仕,有愧於聖明天子。
坐看垂釣之人多麽悠閑自在,可惜隻能空懷一片羨魚之情。

注釋
⑴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張丞相:指張九齡,唐玄宗時宰相。
⑵涵虛: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虛:虛空,空間。混太清:與天混為一體。太清:指天空。
⑶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雲夢大澤水汽蒸騰,洞庭湖的波濤搖撼著嶽陽城。雲夢澤:古代雲夢澤分為雲澤和夢澤,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帶低窪地區。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⑷撼:一作“動”。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公元733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當時孟浩然西遊長安,張九齡任秘書少監、集賢院學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維為忘年之交。後張九齡拜中書令,孟浩然寫了這首詩贈給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九齡的引薦。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47頁 .
賞析二

張丞相即張九齡,也是著名的詩人,官至中書令,為人正直。孟浩然想進入政界,實現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給予引薦。他在入京應試之前寫這首詩給張九齡,就含有這層意思。這是一首幹謁詩。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遊長安,寫了這首詩贈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的賞識和錄用,隻是為了保持一點身份,才寫得那樣委婉,極力泯滅那幹謁的痕跡。

詩的前四句寫洞庭湖壯麗的景象和磅礴的氣勢,後四句是借此抒發自己的政治熱情和希望。

賞析

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張丞相指張九齡。這是一首投贈之作,詩人希望時任中書令的張九齡予以援引,但是,詩人卻沒有直說,而是通過麵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欲渡無舟的感歎以及臨淵而羨魚的情懷而曲折地表達出來,已具濃鬱的詩意,同時,對於在此本來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詩人的筆下卻得到潑墨山水般的大筆渲繪,呈現出八百裏洞庭的闊大境象與壯偉景觀,實際上已成為山水傑作。

首先點明時令,時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見當年秋汛洶湧,一個“平”字,可見湖水漲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與湖岸相平的景象。洞庭本來就號稱八百裏,加上這樣的浩大水勢,其水岸相接、廣闊無垠的情狀更增浩瀚氣勢。此時,詩人麵對洞庭,極目遠望,則不僅水岸相平,而且呈現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觀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虛”,足見其大,“混太清”,足見其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