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注釋
浩蕩離愁: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蕩:無限。
吟鞭:詩人的馬鞭。
東指:東方故裏。
天涯:指離京都遙遠。
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為尊貴,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
花:比喻國家。即:到。

賞析二

這詩作於1839年(農曆己亥),是詩人的代表作品。是年,詩人辭官南歸故裏,後又北取眷屬,就在往返途中創作了這一部堪稱絕唱的大型七絕組詩。這組詩憶述見聞、回憶往事、抒發感慨,藝術地再現與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遊、宦跡、著述的豐富閱曆,標誌著詩人認識社會和批判現實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時值鴉片戰爭爆發的前夜,詩中頗有感時憂國的力作。

這首詩則表現詩人辭官的決心,報效國家的信念與使命,以及獻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語氣樂觀,形象生動,極富藝術魅力。

創作背景

本詩作於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作者當時憤然辭官,離別親朋好友,愁腸百結,於是寫下此詩。

參考資料:
1、北京四中網校.己亥雜詩·其五
鑒賞

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雖然載著“浩蕩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後一份心力。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麵,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雲,往事如煙;另一方麵,離別是輕鬆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麵的世界裏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麵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

賞析

這詩作於1839年(農曆己亥),是詩人的代表作品。是年,詩人辭官南歸故裏,後又北取眷屬,就在往返途中創作了這一部堪稱絕唱的大型七絕組詩。這組詩憶述見聞、回憶往事、抒發感慨,藝術地再現與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遊、宦跡、著述的豐富閱曆,標誌著詩人認識社會和批判現實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時值鴉片戰爭爆發的前夜,詩中頗有感時憂國的力作。

這首詩則表現詩人辭官的決心,報效國家的信念與使命,以及獻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語氣樂觀,形象生動,極富藝術魅力。

這首詩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抒發離京南返的愁緒,二是表示自己雖已辭官,但仍決心為國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豐富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