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裏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裏奚被從奴隸市場裏贖買回來並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磨練其人心誌,以饑餓和困乏考驗其人身形,擾亂其人業已開始的行動,目的就是要用上述這些艱難困苦來觸動其人之心靈,堅韌其人之性格,增加其人原本沒有的能力。

文言現象

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衡於慮:思慮堵塞。衡,通“橫”,梗塞,不順。
入則無法家拂士:拂(bì),通“弼”,輔佐。
所以動心忍性。 忍,通“韌”,堅韌。這裏作“使(他的性格)堅韌”。

詞類活用
生於憂患(生)名詞作動詞,生存
死於安樂(死)名詞作動詞,死亡

創作背景

此文選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戰國時期,戰亂紛爭,一個國家要想立於不敗之地,要奮發圖強,不能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這篇文章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

參考資料:
1、申振賢 .《初中生古詩文必背50篇》 .西安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 :10 .
2、李方江 .《初中生必背優秀詩文》(課標指定篇)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8 :84 .
賞析二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短文不但立論高遠,見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論證明晰,邏輯嚴謹,有不容置辯的說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層層深入進行論證,形成壓倒一切的逼人氣勢,在藝術上也很值得稱道。

孟子在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圍繞客觀環境與個人和國家命運的關係,闡述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深刻道理。

文中說一個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經曆許多艱難困苦的磨煉,隻有經曆艱難困苦,經風雨,見世麵,才能鍛煉意誌,增長才幹,擔當大任。安逸享樂,在溫室裏成長,則不能養成克服困難,擺脫逆境的能力,會在困難麵前束手無策,遇挫折、逆境則消沉絕望,往往導致滅亡。所以他得出結論:“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賞析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孟子所舉的例證是舜帝、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裏奚六人。

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成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後人常引以為座右銘,激勵無數誌士仁人在逆境中奮起。其思想基礎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英雄觀念和濃厚的生命悲劇意識,一種崇高的獻身精神。是對生命痛苦的認同以及對艱苦奮鬥而獲致勝利的精神的弘揚。

借用悲劇哲學家尼采的話來說,是要求我們“去同時麵對人類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快樂的科學》)

因為,痛苦與希望本來就同在。

說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太史公說得好:

賞析三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作者先列舉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煉而終於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證明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著,作者從一個人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亡兩個不同的角度進一步論證憂患則生、安樂則亡的道理。最後水到渠成,得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結論。

全文采用列舉曆史事例和講道理相結合的寫法,逐層推論,使文章緊湊,論證縝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對仗句,即使語氣錯落有致,又造成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有力地增強了論辯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