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

[唐代] 崔顥 [简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隻留下空蕩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隻看見白雲悠悠。
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曆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
暮色漸漸漫起,哪裏是我的家鄉?江麵煙波渺渺讓人更生煩愁。

注釋
黃鶴樓:故址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民國初年被火焚毀,1985年重建,傳說
古代有一位名叫費禕的仙人,在此乘鶴登仙。
昔人:指傳說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駕鶴過黃鶴山〔又名蛇山〕,遂建樓。
乘:駕。
去:離開。
空:隻。
返:通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悠悠:飄蕩的樣子。
川:平原。
曆曆:清楚可數。
漢陽:地名,現在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與黃鶴樓隔江相望。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著黃鶴飛去,這地方隻留下空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返回這裏,千萬年來隻有白雲飄飄悠悠。
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曆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
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看江麵煙波渺渺更使人煩愁!

注釋
1.黃鶴樓:三國吳黃武二年修建。為古代名樓,舊址在湖北武昌黃鶴磯上,俯見大江,麵對大江彼岸的龜山。
2.悠悠:飄蕩的樣子。
3.晴川:陽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麵。川,平原。
4.曆曆:清楚可數。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鸚鵡洲:在湖北省武昌縣西南,根據後漢書記載,漢黃祖擔任江夏太守時,在此大宴賓客,有人獻上鸚鵡,故稱鸚鵡洲。
7.鄉關:故鄉家園。
8.煙波:暮靄沉沉的江麵。

分聯詳析

首聯
詩人滿懷對黃鶴樓的美好憧憬慕名前來,可仙人駕鶴杳無蹤跡,鶴去樓空,眼前就是一座尋常可見的江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美好憧憬與尋常江樓的落差,在詩人心中布上了一層悵然若失的底色,為鄉愁情結的抒發作了潛在的鋪墊。

頷聯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是詩中頷聯。江天相接的自然畫麵因白雲的襯托愈顯宏麗闊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詩人的心境漸漸開朗,胸中的情思也隨之插上了縱橫馳騁的翅膀:黃鶴樓久遠的曆史和美麗的傳說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終歸物是人非、鶴去樓空。人們留下什麽才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她不是別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爛也割舍不斷的綿綿鄉戀、悠悠鄉情。

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已無從考證。黃鶴樓因其所在之武昌黃鶴山而得名,傳說費禕登仙駕鶴於此,這首詩詩就是從樓名之由來寫起的。詩人登臨黃鶴樓,覽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詩興大作,創作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啄言主編.唐詩宋詞原曲: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10:96
賞析一

這首詩是吊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裏。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嗬成,成為曆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滄浪也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為第一。足見詩貴自然,縱使格律詩也無不如此。

曆代寫黃鶴樓的詩很多,但崔顥的一首七律,人稱最佳,請看他是怎樣寫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之所以成為千古傳頌的名篇佳作,主要還在於詩歌本身具有的美學意蘊。

賞析二

這首詩前寫景,後抒情,一氣貫注,渾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詩仙”之稱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連連讚歎,覺得自己還是暫時止筆為好。為此,李白還遺憾得歎氣說:“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黃鶴樓因其所在之武昌黃鶴山(又名蛇山)而得名。傳說古代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見《齊諧誌》);又雲費文偉登仙駕鶴於此(見《太平寰宇記》引《圖經》)。詩即從樓的命名之由來著想,借傳說落筆,然後生發開去。仙人跨鶴,本屬虛無,現以無作有,說它“一去不複返”,就有歲月不再、古人不可見之憾;仙去樓空,唯餘天際白雲,悠悠千載,正能表現世事茫茫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