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絲曲

[唐代] 李賀 [简体]

垂楊葉老鶯哺兒,殘絲欲斷黃蜂歸。
綠鬢年少金釵客,縹粉壺中沉琥珀。
花台欲暮春辭去,落花起作回風舞。
榆莢相催不知數,沈郎青錢夾城路。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垂楊的綠葉已老,鶯鳥在哺育幼雛,柳絮不再吹綿,黃蜂兒已不見蹤跡。
頭發漆黑的少年伴著金釵女郎,手執銀壺,仍在琥珀美酒中沉溺。
花台已經向暮,芳春就要告辭,晚風吹起了落花,正在半空中飛舞。
夾城路結滿榆莢,似在催遊人歸去,哦,夾城路,一條青錢鋪就的路。

注釋
殘絲:遊絲也,蟲類所吐之絲,飄浮空中。沈約詩:"春風起春樹,遊絲曖如網。"
綠鬢:烏黑的頭發。年少:少年。金釵客:指女郎。
縹粉:青白色。琥珀:鬆柏樹脂的化石,色淡黃或紅褐,此指琥珀色的酒。
沈郎:晉代沈充,《晉書·食貨誌》載吳興沈充鑄小錢,謂之“沈郎錢”。

創作背景

李賀幼而能文,貞元末即已有名。當時結伴遊春,乃是昌穀的舊俗。李賀見榆莢滿路,落花回風,感時光易逝、春去難留,滿懷愁思,頗有感觸,於是便寫下了這首詩。此詩雖作於暮春,然此詩不若其後詩作情調之悲涼。

參考資料:
1、劉衍著.劉衍論著集:湖南文藝出版社,2008.1:第51頁
賞析

首二句寫暮春景象,詩語無片言隻字言及暮春,遠比明言還要強烈。因為四種物色的形象是那樣鮮明,有力地打人人們的感官,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可以看出:那育雛的春鶯就棲止在濃枝密葉之中,那欲絕的遊絲也正伴著黃蜂飄然飛去。動靜相問,層次分明,交織成一幅渾融的圓麵,見出詩人運筆狀物之妙。

次二句轉入人事活動。兩句詩隻擺出青春少年,妙齡女子,青白色的酒壺中滿盛著琥珀色美酒,不再說什麽,而一幅青年男女遊春宴飲的畫麵已呈現在我們眼前。至於那宴飲的具體情景,是否“賓既醉止,載號載呶,亂我籩豆,屢舞欺繳”,都留給人們憑借自己的經驗去加以補充。藝術的啟示力極強,含蓄而有餘味。將這兩句與首二句合觀,宴飲乃發生在暮春背景之下,這不禁又發人深省。明媚春光,可謂良辰美景。男女遊賞,可謂賞心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