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遊鬆風亭

[宋代] 蘇軾 [简体]

餘嚐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鬆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甚麽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麽時也不妨熟歇。

標簽: 抒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曾經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鬆風亭下,感到腿酸疲乏,很想找個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頭望向鬆風亭,還在高處,心想這麽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這樣想了一會兒,忽然對自己說:“這裏為什麽就不能休息呢?為何要到亭子裏才能休息。”於是心情一下子放鬆了,好像已經掛在漁鉤上的魚兒忽然得到了解脫。

如果人們都能領悟隨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馬上就要上陣殺敵,耳邊聽得戰鼓聲聲,想到前進殺敵也是死,逃跑受到軍法處置也是死,到那時,一樣能放下顧慮,很好地休息一番。

創作背景

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哲宗親政,章悖為相,蘇軾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今廣東惠州)。十月,蘇軾到達惠州,居住在嘉祐寺,遊覽鬆風亭時作此文。

參考資料:
1、蘇軾著.東坡集 插圖本 增訂版:鳳凰出版社,2013.04:第263-264頁
賞析

文章題目標明“記遊”,本可記述遊曆經過和鬆風亭的由來及四周的景物。但蘇軾非為敘事,而是明理。從“意謂如何得到”,悟出世間“有甚麽歇不得處”的道理。這種即時放下,隨遇而安,“當甚麽時,也不妨熟歇”的曠達態度,正是蘇軾從自己豐富的人生磨礪中,觸動外物,偶然得之的。一件本來令人沮喪的遭遇,換個角度想,豁然開朗,“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

這種思考方式,在後來貶謫過程中不斷從蘇軾筆下表現出來,這既是蘇軾對自己生活困境的一種積極反抗——以樂處哀,又是蘇軾在具體現實中始終不墮其精神品格、自我提升到一種曠遠開闊境地的呈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