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

[唐代] 岑參 [简体]

昨日山有信,隻今耕種時。
遙傳杜陵叟,怪我還山遲。
獨向潭上酌,無人林下期。
東谿憶汝處,閑臥對鸕鶿。

標簽: 思念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昨日山中捎信給我,眼下已到耕種時節。
信中怪我還山太遲,山中放友情深意切。
如今獨向潭上飲酒,再無兄弟林下相約。
東溪之上想你之時,隻能對著鴿鶴闖臥。

注釋
高冠潭:在終南山高冠穀內,為岑參隱居之處。舍弟,本家弟。舍,對自己卑幼親屆的謙稱。
隻今:如今。
遙傳:從遠處傳來。杜陵叟(sǒu):這裏指與軍參一同隱居的人。杜陵,在長安東南,秦時置杜縣,漢宣布陵墓在此地,故稱。
怪:責怪,埋怨。
期:約會。
東溪:指南冠穀中的溪水,代指詩隱居之處。汝:這裏指詩人的弟弟。
鸕鶿(lú cí):魚鷹,漁人用以捕魚的鳥。

創作背景

天寶三載(744),岑參應試及第,授官為右內率府兵曹參軍,曾作《初授官題高冠草堂》以記其事。在這以前,詩人曾隱居終南山的高冠潭,時於長安與山間往還。這也是當時一些隱居以求官的士人常有的生活方式。這首詩即為詩人自長安還終南山隱居之處,告別自己弟弟時所作。

參考資料:
1、高光複.高適岑參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160-162
2、張桂麗,岑參《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重讀[J],《古典文學知識》,2009.06
賞析

全詩八句可分為兩層,都圍繞“還”字來寫。前四句寫還山的原因,後四句設想還山後的情景。

詩的開頭兩句說山中帶出信來,告訴詩人眼下已是耕種時節。“昨日”,不一定是確指,也可能是前些日子。不說故友捎信而說“山有信”,是一種委婉的說法,同時引出下文“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