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中原

[宋代] 劉過 [简体]

中原邈邈路何長,文物衣冠天一方。
獨有孤臣揮血淚,更無奇傑叫天閶。
關河夜月冰霜重,宮殿春風草木荒。
猶耿孤忠思報主,插天劍氣夜光芒。

標簽: 憂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中原邈遠嗬,道路多麽漫長!大宋的寶貴文物衣冠已被敵人劫掠到北方。
獨有我這樣的孤臣揮拭血淚,更無奇人豪傑叩擊宮門大聲叫嚷。
中原的山河冷月映照濃重冰霜,汴京故宮春風吹拂著野草桔樹滿眼荒涼。
而我依然懷著一腔孤忠日夜想著報效君皇,就像那衝天劍氣夜夜放射出奪目的光芒!

注釋
該詩寫作者思念中原、忠心報國的感情思想,詩的題目即為全篇主旨。
邈邈:遙遠。
文物:禮樂、典章製度統稱。
衣冠:指士紳、世家大族。
天閶:天門,傳說中的天門,亦指皇宮的正門。
耿:忠誠。

創作背景

1126 年宋朝遭受“靖康”之恥。從孝宗與金人簽訂喪權辱國的“隆興和議”之後,長期對金邦屈服,君臣上下,忍辱偷生,逍遙歲月,激起了一些有為有識之士的強烈不滿,先後出現不少愛國詩人、詞人,利用詩詞抒發他們的忠憤。這首《夜思中原》寫得沉鬱悲壯,最為感人。到作者寫此詩時,“隆興和議”至少已經持續六十多年。

參考資料:
1、傅德岷,李元強,盧晉編著.傳統文化名篇賞析叢書 宋詩名篇賞析.成都:巴蜀書社, 2012.02 :302-303
2、繆鉞撰.宋詞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 2002:1168-1170頁
賞析

詩的起首兩句緊扣題目中的“思”字,把筆勢展開:“中原邈邈路何長,文物衣冠天一方。”以沉痛的筆調寫出了對中原、汴京的懷念:中原邈遠,道路綿長;禮樂典製、世家大族所聚的汴京,天各一方。這兩句為下邊的抒寫拓廣了領域。所謂“路何長”,是一種委婉的說法,實際上從南宋的都城臨安(杭州)到淮河南岸重鎮淮陰,不過千裏路程;從淮陰渡淮河,進入中原,可以朝發夕至;如從荊州、襄陽一帶北上中原,輕騎兼日可達。

作者在他的《西吳曲·憶襄陽》一首詞裏說過:“幹坤誰望?六百裏路中原,空老英雄,腸斷劍鋒冷。”可見“文物衣冠天一方”的距離,不是空間遼遠所造成,而是人為的政治因素所造成。從隆興議和之後,宋廷畏金如虎,“恪守”協議,即使近在咫尺之地,也不敢輕越雷池一步,至於恢複中原,更非所想,年複一年,而形勢如故,誌士怎能不為之淒然傷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