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行

[唐代] 李白 [简体]

北上何所苦?北上緣太行。
磴道盤且峻,巉岩淩穹蒼。
馬足蹶側石,車輪摧高岡。
沙塵接幽州,烽火連朔方。
殺氣毒劍戟,嚴風裂衣裳。
奔鯨夾黃河,鑿齒屯洛陽。
前行無歸日,返顧思舊鄉。
慘戚冰雪裏,悲號絕中腸。
尺布不掩體,皮膚劇枯桑。
汲水澗穀阻,采薪隴阪長。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饑飲零露漿。
歎此北上苦,停驂為之傷。
何日王道平,開顏睹天光?

標簽: 戰爭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北上之苦,是因為上太行山之故。
太行山上的履道盤曲險峻,懸岩峭壁,上淩蒼天。
馬足為側石所蹶,車輪為高岡所催,真是行路難啊。
況且從幽州到朔方,戰塵不斷,峰火連天。
劍戟閃耀著殺氣,寒風吹裂了衣裳。
安史叛軍像奔鯨一樣夾著黃河,像鑿齒一樣屯居著洛陽。
前行無有歸日,回首眷思故鄉。
在冰天雪在中掙紮,哭天悲在,痛絕肝腸。
身上衣不掩體,皮膚粗如枯桑。


想去汲些水來,又被洞穀所阻;想去采些柴來燒,又苦於山高路遠。
更何況在山中還可能遇到磨牙掉尾的老虎,時時有生命之危。
山上僅有草木,打不到吃的東西,饑渴之時,唯有飲些麟水。
歎此北上之苦,隻有停車為之悲傷。
何時才能天下太平,使人一消愁顏,重見天光啊?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唐肅宗至德初年安史之亂爆發初期,當時安祿山攻占洛陽,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7-199
2、於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38-139
賞析

魏武帝曹操有《苦寒行》,又名《北上篇》,概取詩首句“北上太行山”首二字“北上”名篇。李白此詩蓋取曹詩之旨,寫安史之亂爆發後北方備受叛軍蹂躪的苦難狀況。全詩格調低沉、蒼涼,極富感染力。

此詩以巧妙的設問開篇:“北上何所苦?”為找到答案,詩人以沉痛的心情審視難民們繞行的太行山:“北上緣太行”,找到這因自然環境而致的第一個原因:“磴道盤且峻,巉岩淩穹蒼。馬足蹶側石,車輪摧高岡。”山高路陡,車馬難行。隨即又放眼廣闊的政治背景:“沙塵接幽州,烽火連朔方。殺氣毒劍戟,嚴風裂衣裳。奔鯨夾黃河,鑿齒屯洛陽。”詩人找到了迫使人們遷徙的戰亂這一社會問題,是為另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