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曹操有《苦寒行》,又名《北上篇》,概取詩首句“北上太行山”首二字“北上”名篇。李白此詩蓋取曹詩之旨,寫安史之亂爆發後北方備受叛軍蹂躪的苦難狀況。全詩格調低沉、蒼涼,極富感染力。
此詩以巧妙的設問開篇:“北上何所苦?”為找到答案,詩人以沉痛的心情審視難民們繞行的太行山:“北上緣太行”,找到這因自然環境而致的第一個原因:“磴道盤且峻,巉岩淩穹蒼。馬足蹶側石,車輪摧高岡。”山高路陡,車馬難行。隨即又放眼廣闊的政治背景:“沙塵接幽州,烽火連朔方。殺氣毒劍戟,嚴風裂衣裳。奔鯨夾黃河,鑿齒屯洛陽。”詩人找到了迫使人們遷徙的戰亂這一社會問題,是為另一個原因。雖然明了“何所苦”的原因,詩人卻無力為他們排解,隻能以更加沉痛的筆觸描繪那悲慘的情景。從“前行無歸日”到“饑飲零露漿”十二句,詩人描述了“北上行”人們的慘狀。接著“歎此北上苦,停驂為之傷。”詩人發出了長歎,停下馬車,不忍再看,仰天狂呼:“何日王道平,開顏睹天光?”
這首詩筆觸極為細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繪災民圖時由環境而哭聲,由哭聲而身體,由身體而行動,莫不窮形盡相,給人以極深的印象。此時詩人對月揮杯的飄逸、抽刀斷水的豪邁,統統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兩眼含淚的悲哀與深切的同情。
- 參考資料:
- 1、於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