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譯文
老翁家貧住在山中,靠耕種三四畝山田為生,田畝少,賦稅多,沒有吃的。糧食送進官府的倉庫,最後腐爛變質,化為泥土,一年到頭,家中隻剩下鋤頭、犁耙靠在空房子裏麵,隻好叫兒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饑。從長江西麵來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寶用斛來計量,就連船上養的狗也長年吃肉。
注釋
野老歌;一作《山農詞》。這首詩寫農民在租稅剝削下的悲慘生活,並與富商大賈的奢侈生活對比,反映了不合理會現實。
橡實:橡樹的果實,荒年可充饑。
西江:今江西九江市一帶,是商業繁盛的地方。唐時屬江南西道,故稱西江。
斛:量器;是容量單位。古代以十鬥為一斛,南宋末年改為五鬥。
官倉:指各地官員稅收,此指貪官。
中唐時代,政治黑暗,統治階級剝削殘酷,因此抒寫農民疾苦的題材也成為新樂府詩人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張籍的《野老歌》,就是寫一個農家老夫在高額的苛捐雜稅的重壓之下,最後過著依靠拾橡實填飽肚皮的生活。即使這樣,他還不如當時被稱為“賤類”富商的一條狗。張籍通過這樣一個人狗對比的悲慘情形,突出表現了農民的痛苦和當時社會的不合理。
開頭兩句交代人物身份,運用平敘的手法,敘說一位老農,由於家裏貧窮,住在山裏麵,僅僅耕種貧瘠的山田三四畝。這裏要問,老農為什麽要住在山裏麵呢?在我們想來,老農既然家貧,他應該到平地鄉村或小鎮謀生要容易一些,為啥要到難以耕種的山裏去呢?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當時的社會環境。此時社會混亂,統治階級任意欺壓百姓。麵對這一切,老農一家逃到深山,這裏山高路遠,人煙稀少,而官府當差的也不便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