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

非煙亦非霧,冪冪映樓台。
白鳥忽點破,殘陽還照開。
肯隨芳草歇,疑逐遠帆來。
誰會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不是煙,也不是霧,它濃密地籠罩著樓台。
白鳥飛來,點破了野色的沉寂;一道斜陽低低地照著,又仿佛一把劍,把它剖開。
它怎麽願隨著芳草的消歇而寂滅遠去?我真懷疑,它正追隨著那遠遠的白帆,漸漸到來。
有誰能知道山公的情趣,他天天登高遠眺,沉湎野色之中,大醉方歸。

注釋
野色:野外的景色。
冪冪:濃密狀。
歇:消歇,消失。
山公:晉山簡,曾鎮守襄陽,喜酒,常常出外登山遊覽,盡醉而歸。

賞析

李白詩“芳回換野色”,杜甫詩“竹風連野色”,姚合詩“嫩苔粘野色”,這些詩句中的“野色”,都可以按郊野的景色理解。然而,範仲淹這首詩裏的“野色”,卻別有所指,指一種具體的東西。這東西,非煙非霧,可開可合,能歇能行,而又難以實指,不可名狀,無法形容。但是,春日郊行,詩人凝神四望,觸目皆是這種東西,隻見它在浮動,在蕩漾,在閃爍;它是空氣,還是水汽,抑或是一種光的折射,單憑直覺,是很難分辨清楚的。

這東西本身已不好描繪,至於喝足了酒,醉眼朦朧所見到的這東西的模樣,更是難以捉摸了。這首詩的成功之處正是把這種看不清楚的東西清清楚楚地表現出來了。即梅堯臣所說的“寫難狀之景,如在目前”。

範仲淹描摹野色:首先,他選定了春季這個最豐富多彩的季節作為背景,然後從春天的不可捉摸的氛圍中提煉出有代表性的景象來作暗點陪襯,增加了野色的存在感,表現了野色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