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

範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世稱“範文正公”。範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嶽陽樓記》。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十九日(公曆10月1日),範仲淹生於河北真定府(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在百日後隨家人去吳縣(今蘇州市)。 父親範墉,從吳越王錢俶歸宋,曆任成德、武信、武寧節度使掌書記,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卒於任所。母親謝氏貧困無依,抱著兩歲的範仲淹,改嫁山東淄州長山縣河南村(今鄒平縣長山鎮範公村)朱文翰。範仲淹也改從其姓,取名朱說,在朱家長大成人。


範仲淹從小讀書十分刻苦,朱家是長山的富戶,但他為了勵誌,常去附近長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讀書。晨夕之間,便就讀諷誦,給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隻煮一碗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醃菜,調拌於醋汁,吃完繼續讀書。後世便有了劃粥斷齏[6]的美譽,但他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在意,而把全部精力放在書中,以讀書為樂趣。

主要成就

政治貢獻

●地方治績
範仲淹出任泰州時,征調民眾4萬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1021年)至天聖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橫跨通、泰、楚三州,全長約200華裏,不僅當時人民的生活、耕種和產鹽均有了保障,還在後世“捍患禦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地人民將所修之堤命名為“範公堤”,遺址迄今猶存。

景祐元年(1034年),蘇州久雨霖潦,江湖泛濫,積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棄,農耕失收,黎民饑饉困苦,範仲淹出知蘇州後,根據水性與地理環境,提出開浚昆山、常熟間的“五河”,將積水導流太湖,注入於海的治水計劃。範仲淹以“修圍、浚河、置閘”為主的治水經畫,不但獲得時輿的讚揚,還澤被後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的兩浙職守,都依照這個模式去整治水患。

●實施新政

主詞條:慶曆新政

軼事典故

斷齏畫粥
範仲淹幼年喪父,四歲時隨繼父遷至長山,勵誌苦讀於醴泉寺。因家境貧寒,便用兩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後,用刀切為四塊,早晚各食兩塊,再切一些醃菜佐食。成年後,範仲淹又到應天書院刻苦攻讀,冬天讀書疲倦發困時,就用冷水洗臉,沒有東西吃時,就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範仲淹卻從不叫苦。經過苦讀,範仲淹終於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及第,官至參知政事。

龍圖老子
寶元元年至慶曆三年(1038年—1043年)間,範仲淹以龍圖閣直學士身份經略西線邊防,改革軍事製度、調整戰略部署,構築以大順城為中心、堡寨呼應的堅固防禦體係,西北戰線固若金湯,夏人不敢犯。西北邊陲謠曰:“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羌人稱範仲淹為“龍圖老子”;夏人稱其為“小範老子”,認為“小範老子胸有十萬甲兵!”

評價

王安石在《祭範潁州文》中稱範仲淹為“一世之師”。可是早在熙寧九年(1076年)五月,王安石在宋神宗麵前批評範仲淹“好廣名譽,結遊士,以為黨助,甚壞風俗”。

朱熹評說:“範文正傑出之才。”“本朝道學之盛……亦有其漸,自範文正以來已有好議論,如山東有孫明複,徂徠有石守道,湖州有胡安定,到後來遂有周子、程子、張子出。”

呂中說:“先儒論宋朝人物,以範仲淹為第一。”
《宋元學案·序錄》雲:“高平(範仲淹)一生粹然無疵,而導橫渠以入聖人之室,尤為有功。”

作者的詩
上一頁1 / 1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