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壇歌寄元逸人

[唐代] 杜甫 [简体]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故人今居子午穀,獨在陰崖結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寒。
子規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雲旗翻。
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琅玕日應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標簽: 寫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老朋友昔日隱居在蒙山,已經佩戴了去惡防身的護身符。
老朋友現在居住在秦嶺的子午穀,獨自在背陽的山崖建造了茅屋。
茅屋的前方有太古玄都壇,青防密布,寒風吹個不停。
夜裏杜鵑悲啼,山竹為之欲裂,白天王母使者的神鳥自天而下,旗旌似雲翻飛。
知道你這次計劃長居此地,瑞草仙樹日子應該還很長。
高高山崖上垂下來的鐵鎖,讓人看了不敢攀登,身居此處洞天福地,是多麽的逍遙自得。

注釋
故人:老朋友。
東蒙峰:山名。即蒙山。在山東省蒙陰縣南。因在魯東,故又稱東蒙。
含景:謂含日月之影。據《抱撲子》載,道術諸經,可以卻惡防身者有數千法,如含景、藏形等,不可勝計。景,同“影”。

創作背景

這首詩於公元752年(唐天寶十一年),是詩人寫給其在玄都壇修行的好友元逸人的詩。玄都壇是漢武帝所築造的,在長安南山子午穀中,在道家的著作中有玄都之說,也就是傳說中大禹去世前將《五符經》封存在名山古函的地方。

參考資料:
1、[清]仇兆鼇注 於魯平補注.杜甫詩注 (上冊) (第二版):三秦出版社,2004年01月第2版:第65-66頁
賞析

這是杜甫寫給其好友元逸人(元丹丘,隱道士)的詩,前幾句用典終南山東蒙峰和《抱樸子》、《神仙傳》、《述異記》等典籍中的意象,描述玄都壇的景色,讚揚元逸人的修行;末四句稱其道行之高,超塵脫俗,服芝草琅玕等仙家之食,居在高垂鐵鎖的仙人之居,處於福地逍遙自得。

全詩自始至終圍繞隱士元逸人居處著筆,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獨在陰崖結茅屋”。巍巍的秦嶺子午穀崖上,孤零零地立著一間用茅草結成的小屋。這就是詩主人翁、隱士元逸人的住房。其特點是“孤”與“陋”。離群索居,一茅屋,一簞食,一瓢飲,隱士生活之情態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