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宋代] 蘇軾 [简体]

天人幾何同一漚,謫仙非謫乃其遊,麾斥八極隘九州。
化為兩鳥鳴相酬,一鳴一止三千秋。
開元有道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
西望太白橫峨岷,眼高四海空無人;
大兒汾陽中令君,小兒天台坐忘真。
平生不識高將軍,手汙吾足乃敢瞋!
作詩一笑君應聞。

標簽: 寫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古來多少才俊之士都已湮沒,人間的李白並非神仙謫降,而是神仙偶爾遊曆來到凡間。他遨遊天地,放縱八極,
那小小的九州大地在他看來過於褊狹。
他和杜甫化作天外飛鳥,互相酬唱結成的友誼傳為佳話。不知要幾千年才出現一個李白、一個杜甫。


以為開元皇帝是有道明君,才來此稍事勾留;想籠絡他多留些時日尚且不可,他難道還肯去乞求什麽嗎?
向西望去,太白山絕斷了峨眉山,而他眼高絕頂,雄視四海。
視天下無人,隻和郭子儀、司馬子微交好。
並說:“我平生不認識高將軍,他為我脫靴,手汙了我的腳,對我懷恨在心。”
作詩已罷,付之一笑,你應該是聽到的吧。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高太後死,哲宗親政,重新起用新黨人物,貶斥元祐諸臣,蘇軾被命知定州。詩人離京赴任本當上殿麵辭,哲宗卻拒絕召見。政治生涯中的大起大落、忽起忽落,使蘇軾在看到丹元子出示的李白畫像時,產生了異代知己的親切感,因而作此詩讚頌李白,並借以自明心誌。

參考資料:
1、霍鬆林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448-450
2、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58-160
賞析

這是蘇軾題在李白畫像上的一首詩。這類詩,舊稱“像讚”,多應像主或其後人之請,說些頌揚的話。蘇軾晚於李白三百多年,在丹元子所出示的李白像上主動題詩,這不是一般的“像讚”,而是詩人在抒發對這位偉大前輩的深刻而獨特的理解。前人說蘇軾詩“用事博”,這首詩運用典故和比喻,在十四句詩中就把十分複雜的“並莊、屈為心,合儒、仙、俠為氣”的李白精神麵貌表達得明朗而豐滿。

全詩可分為兩部分。開頭兩句異峰突起,寫出了李白的高尚形象。“天人”是用邯鄲淳讚揚曹植的話(見《三國誌·魏誌·王粲傳》裴注引《魏略》),整句是說古來多少才俊之士都已湮沒。這裏用“天人幾何同一漚”來反襯李白的聲名永垂。下句從“謫仙”翻出新意,顯出李白的卓立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