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淩侍郎還宣州

[宋代] 晏殊 [简体]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擁使旌。
津吏戒船東下穩,縣僚負弩晝歸榮。
江山謝守高吟地,風月朱公故裏情。
曾預漢庭三獨坐,府中誰敢伴飛觥。

標簽: 送別,寫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日南邊防重鎮,古宣城曆史悠久,有兩千年的曆史了,天上的神仙使用著旌旗。
管理渡口的官吏押運船隻,安全前往東邊,同縣做官的背著弓箭走在前麵光榮地返回故鄉。
謝朓曾在宣城任太守,用歌吟唱此地,這裏也是朱公愛情故事的發源地。
如果人們要坐著喝酒的話,像淩策的大人,誰還敢與他並起並坐,傳杯把盞。

注釋
淩侍郎: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涇縣淩彎人。侍郎,官名。漢代郎官的一種,本為官廷的近侍。東漢以後,尚書的屬官,初任稱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自唐以後,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侍郎為長官之副,官位漸高。相當於部長、副部長級別。
宣州:知府,知州。
日南:漢郡,漢武帝時設立,在今越南中部,東漢末以後,為林邑國所有。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是晏殊送當時的工部侍郎淩策返鄉。

首聯“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擁使旌”,介紹古宣城是塊聖地。碧霞滿空,神仙都要搖動旌旗,在那裏聚集。曆史上的宣城 “易置不常,統治稱重”宣城地靈人傑,便有淩侍郎這樣的人才。

頜聯“津吏戒船東下穩,縣僚負弩晝歸榮”,寫淩策任廣南西路轉運使時,受命重新籌劃從嶺南運輸香藥至京師,淩策請求先由陸路運到南安,然後向北改為水運,隻用士兵八百人,比過去節省下大量人力和大筆運費。由此,“盧之翰任廣州無廉稱,以策有幹名,命代之,賜金紫。”淩策任英州知州期間,其時廣、英路從吉河到板步二百裏,每年盛夏瘴氣四起,來往過客十死八九。淩策請求從大源洞開山修路,縮短了行程,方便了運輸行旅。

創作背景

由於李順起義,川陝許多選官都不願意上任,淩策自動請示出任,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淩策從蜀地回來,皇上有意擢用,但淩策得病。這首七律就是晏殊送淩策回鄉時寫的。

參考資料:
1、呂來好編著.古代送別詩詞三百首: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4.0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