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頭·題嶽鄂王廟

[宋代] 劉過 [简体]

中興諸將,誰是萬人英?身草莽,人雖死,氣填膺,尚如生。年少起河朔,弓兩石,劍三尺,定襄漢,開虢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過舊時營壘,荊鄂有遺民。憶故將軍,淚如傾。
說當年事,知恨苦:不奉詔,偽耶真?臣有罪,陛下聖,可鑒臨,一片心。萬古分茅土,終不到,舊奸臣。人世夜,白日照,忽開明。袞佩冕圭百拜,九泉下、榮感君恩。看年年三月,滿地野花春,鹵簿迎神。

標簽: 寫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中興趙宋王朝的眾將,誰是萬人敬仰的英雄?隻有嶽飛。與常人一樣葬身草莽,精神卻鼓舞著民眾,雖死猶生。他年少時崛起於河朔,曾拉開兩擔力的硬弓,佩帶三尺龍泉劍。他平定襄陽、江漢,拓開虢州、洛陽一帶的戰場,清洗了洞庭湖的戰亂。北望帝京,狡兔仍在,良犬卻被先烹殺了。路過舊時的戰場,身為荊鄂遺民,長憶已故嶽將軍,悲淚如傾。


話說當年嶽飛蒙難,遺恨悲苦,朝廷指責他不遵奉詔書,是真是假?臣子有罪,假如陛下聖明,可以親自鑒別考察,嶽飛不願班師回朝完全出於一片赤膽忠心。從來分封諸侯,終究輪不到舊時的奸臣。人世間的黑夜,一旦太陽普照,忽然變得明朗。嶽飛終於身著王侯的禮服,接受百姓祭拜,九泉之下也應感到榮耀,感激君恩。且看每年的三月,滿地野花的春天,人們祭祀迎神,以尊王侯的大禮,祭祀嶽飛英靈。

創作背景

宋高宗時,嶽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後孝宗為其平反昭雪。寧宗嘉泰四年(1204),嶽飛被追封為鄂王,同年,劉過西遊漢沔(今武漢),途經嶽飛廟,作此詞憑吊嶽飛。

參考資料:
1、夏承燾.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典書出版社,2013:1504-1505
賞析

全詞熱烈讚揚了嶽飛為南宋王朝的中興所作的奉功偉績和他“精忠報國”的愛國品質,表達了對迫害忠良的投降派的強烈鞭達;詞人不光為英雄一哭,更是為了寄希望於當時的寧宗皇帝,激勵和鼓舞長期受到壓抑的主戰派將領抗敵禦侮的決心,實現社稷一統的宿願。

上片是追敘概述嶽飛的生平事跡。開頭兩句以問代讚,點出嶽飛是萬人之中的英雄。下麵“身草莽”四句,是說嶽飛的浩氣長存,精神永在,雖死猶生。從“年少起河朔”到“洗洞庭”,用洗煉的語言高度概括了嶽飛的英雄事跡:早年從軍,武藝高強,南征北戰,屢建戰功。“北望帝京”,是說嶽飛時刻不忘收複中原失地。“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是寫嶽飛壯誌未酬身先死的悲慘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