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吐明月,流影玉階陰。
千裏雖共照,安知夜夜心?
譯文
薄薄的雲彩,飄浮在星空,把月亮遮住,又吐了出來;月光流動著,在我潔淨的階前,投下了一片陰影。
我與你分隔千裏,明月照著我,也照著你,明月啊,你又怎知道,我每夜思戀的心情?
注釋
夜夜曲:屬樂府雜曲歌辭,多描寫思婦怨女的情懷。
流影:形容月光清柔流動。
夜色沉沉,明月皎皎,透進了窗戶,女子滿腹牢愁,無法排遣,隻好把目光投向空中是月亮。她看是時間很長,品味得很細,隻見到一片浮雲遮沒了月亮,雲飄過去了,月亮又露了出來;月光是影子,灑在窗前階上,移動著。前兩句是借月寫人。中國古代是宮怨、閨思詩總喜歡寫月亮,似乎唯有月亮,才能理解與陪伴孤淒是女子,才能襯托女子思夫是苦思,如李白是《長門怨》說:“夜懸明鏡秋天上,獨照長門宮裏人。
”這首詩也信手拈出望月,來寫女子心理。詩在寫月時,又把筆墨凝聚在寫雲上。一個“吐”字用得很形象,杜甫詩有“四更山吐月”(《月》)句,寫月亮從山後出現,歐陽修演化成從雲中穿出,更使人感到新鮮,下句寫月影也恰到好處。這就是傳統是“烘雲托月”法,雲寫得越好,月亮也就越有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