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

[宋代] 蘇軾 [简体]

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戲作如夢令闋。此曲本唐莊宗製,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蓋莊宗作此詞,卒章雲:“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因取以為名雲。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在泗州雍熙塔下的浴池洗浴,因有些感想,之後就開玩笑似地寫下了這《如夢令》詞。這個詞牌是唐莊宗創製的,原名《憶仙姿》,因為嫌名字不雅,所以改為《如夢令》。大概是唐莊宗創作的詞最後的句子是“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於是拿過來把它作為詞牌名。

水和汙垢什麽時候在一起共存過?仔細看這兩個東西在我身上都沒有。我告訴擦背的人,勞您整天揮手動肘了。隻希望能輕點再輕點,我的身上本來也沒有什麽汙垢。

賞析

此詞表麵上是寫作者因沒有水垢而受到擦背人的重揩而不滿,實質是比喻自己秉性高潔,受貶是蒙冤的。全詞關鍵是佛家術語“無垢”,比喻一切本來清淨,雖意出禪偈,形象不甚優美,卻自有其思想價值和意義。

此詞小序有兩層意思:一是寫這首詞的起因,二是對於詞牌“如夢令”來曆的介紹。詞的正文反映的是:申辯、不滿和請求。

此詞字麵上可以概括出如下幾個方麵:一,作者強調自身是潔淨的,沒有汙垢;二,自身潔淨的人還是被人動手除垢;三,擦背去垢的人,出手太重;四,表達不滿和請求:對身體潔淨的人不該出此重手。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於公元1084年(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蘇軾調任汝州的途中,時蘇軾在泗州(今江蘇省盱眙縣境內)。蘇軾當年49歲,這一年是他的人生走向高峰的轉折年。作者在調任途中,當時應該是已意識到自己將被神宗皇帝重新起用了。

參考資料:
1、劉石 評注.蘇軾詞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204-206
2、第二十屆蘇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