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在泗州雍熙塔下的浴池洗浴,因有些感想,之後就開玩笑似地寫下了這《如夢令》詞。這個詞牌是唐莊宗創製的,原名《憶仙姿》,因為嫌名字不雅,所以改為《如夢令》。大概是唐莊宗創作的詞最後的句子是“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於是拿過來把它作為詞牌名。

水和汙垢什麽時候在一起共存過?仔細看這兩個東西在我身上都沒有。我告訴擦背的人,勞您整天揮手動肘了。隻希望能輕點再輕點,我的身上本來也沒有什麽汙垢。

注釋
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無夢令”等。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韻一疊韻。
雍熙塔:塔名,在泗州(今江蘇省盱眙縣境內)。清康熙初(1680),泗州沉陷於洪澤湖中,塔也隨之不複存在。
闋:詞曲的一段或一首,這裏指詞。
唐莊宗:五代時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曾作《憶仙姿》詞,原文是:“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寄語:通常作轉告講,這裏是告訴之意。“語”作為記事當是浴時所說,但寫詞肯定是浴後之事,故用“寄語”。
揩背:揩擦背部。
盡日:猶終日,整天。
居士:一指信仰佛教而不出家為僧的人,二是古代稱有德才而隱居不仕或未仕的人。這裏指蘇軾自己,蘇軾在貶地黃州東坡居住,故稱東坡居士。

參考資料:
1、譚新紅 等.蘇軾詞全集匯校匯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5:294-295
2、劉石 評注.蘇軾詞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204-206

原文《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

[宋代] 蘇軾

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戲作如夢令闋。此曲本唐莊宗製,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蓋莊宗作此詞,卒章雲:“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因取以為名雲。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