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映紗窗,金鴨小屏山碧。故鄉春,煙靄隔,背蘭釭。
宿妝惆悵倚高閣,千裏雲影薄。草初齊,花又落,燕雙飛。
譯文
曙光照射入碧紗窗裏,把香爐畫屏映綠。蘭燈初滅的時候,縹緲著嫋嫋的煙絮,繚繞著我的思愁,撥動著我對故鄉春色的回憶。
昨日的宿妝裏,還殘留著昨天的愁緒。倚著高閣眺望,幾片薄雲漂浮在天際,草綠的時候春花已凋落,成雙的燕子飛來又飛去。
注釋
酒泉子: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金奩集》入“高平調”。一般以溫庭筠體為正格。全詞以四平韻為主,四仄韻兩部錯葉。
金鴨:即香爐。古時燃香之爐,常常塗金為狻猊、麒麟、鳧鴨等形狀,裏麵中空,香從口出,因以動物形狀名爐。
煙靄(ǎi):雲氣,這裏指室內的煙霧。背:這裏有閉滅之意。蘭釭(gāng),焚蘭香膏油的燈,即所謂“蘭燈”“香燈”。
唐代後期,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繁華的大城市中聚集了一大批離鄉背井、以歌舞技藝謀生的單身女性。她們的生活狀況與思想感情,引起了熟悉市井生活的詞人的注意,於是產生了此詞。其具體創作時間未得確證。
此詞寫女子春日懷鄉之情。上片描繪室內之景。起拍二句寫晨光透過窗紗,照著室內的香爐和屏風上並碧山。這是清曉時分典型的香閨景致。“碧”字用於句末,分量特重,其意脈與下句“故鄉春”相連,由屏山碧翠,聯想到故鄉的山水也是一派春色,非常自然。懷鄉之情,自在其中。緊接著由對屏風的描摹,順勢交代女子滋生出對於自己故鄉春景的思戀;然而煙靄遠隔,歸途渺遠,隻能令人徒增怨歎。
“煙藹”二句接“金鴨”而寫,蘭燈已滅,室內的香煙還彌漫著,眼前如霧如靄,營造出一種迷茫的愁思境界,鄉思蒙上了一層愁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