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文後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爾極。貽我來牟,帝命率育,無此疆爾界。陳常於時夏。
譯文
文德無比後稷王,功德可以配上蒼。安定天下眾百姓,無人不受你恩賞。你把麥種賜我們,天命用它來供養。不分彼此和疆界,遍及中國都推廣。
注釋
思:語助詞。一說為“思念”。
文:文德,即治理國家、發展經濟的功德。後稷:周人始祖,姓姬氏,名棄,號後稷。舜時為農官。
克:能夠。配:配享,即一同受祭祀。
立:通“粒”,米食,一說“養育”。
這是祭祀周族祖先後稷以配天的樂歌。周頌中祭祀先王之作,大都篇幅簡短。如《周頌·維清》祭祀文王,隻有短短五句;此篇祭祀後稷,也不過八句。究其原因,便是周朝曆代先王的豐功偉績,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無須贅述。就此篇而論,後稷的傳奇性經曆和“誕降嘉種”、“是獲是畝”賜民百穀的無量功德,在同屬《詩經》的《大雅·生民》中便有詳盡的敘述與頌揚。
《大雅·生民》即使未能創作於《周頌·思文》之前,而它的富有神話色彩的內容則必然早就廣泛流傳於民間。
當時的祭祀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政治活動,祭祀的程序隨著樂歌(這裏是《周頌·思文》)曲調緩緩進行(據王國維《說周頌》),簡短的歌辭一再回環重複,氣氛非常莊嚴,人們會感覺置身於神奇力量的控製之中,參與盛典的自豪榮幸和肩負上天使命的虔誠在此間密切融合。
據《毛詩序》所言,《周頌·思文》是“後稷配天”的樂歌。王室為光宗耀祖,百姓為感激解放,這就造成了對新政權、自然也包括對新政權先王們熱情謳歌的盛況。《周頌·思文》就是其中的一首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