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淮安

岸蓼疏紅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雙鬟短袖慚人見,背立船頭自采菱。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岸邊的蓼草淡紅水中的荇草青青,慈姑開著白花小小如萍。
她梳著雙鬟穿著短袖羞於見人,背著身子立在船頭自顧采菱。

注釋
淮安:縣名,在今江蘇省,東瀕運河。
蓼(liǎo)、荇(xìng):皆生長在水邊的植物。
茨菰(gū):即慈姑,秋季開小白花。
雙鬟(huán):梳著兩個環形發髻的少女。
采菱(líng):采菱角。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果實有硬殼,有角,稱“菱”或“菱角”,可食。

創作背景

楊士奇在明朝是個從建文至正統的四朝元老,這一時期政局比較穩定安寧,他的詩歌也多謳歌太平,風格簡淡和易,平正安閑,這首小詩即是這一時期楊詩的代表作之一。通過描繪水鄉的寧靜和平,反映太平盛世。

參考資料:
1、錢仲聯.元明清詩鑒賞辭典 遼·金·元·明: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347頁
賞析

楊士奇的這首詩,是一幅湖上風俗畫。

詩歌的前兩句選擇水鄉特有的蓼荇這些植物,白描而繪其色“疏紅” “青” “花白”、狀其形“小如萍”,寥寥幾筆,生動、形象,而又簡煉,樸素、自然。水鄉的景色美不勝數,但作者卻隻抓住幾種色彩對比鮮明的水鄉植物點染水鄉的氣氛,雖然沒有精工描繪景物和渾然的風土人情,但以強烈的視覺對比效果鋪展出一幅生機勃勃而又寧靜悠遠的淮安水鄉的景色。景幽心亦靜,轉而由景過渡到了對人物的素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