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居野行

[唐代] 姚合 [简体]

客行野田間,比屋皆閉戶。借問屋中人,盡去作商賈。
官家不稅商,稅農服作苦。居人盡東西,道路侵壟畝。
采玉上山顛,探珠入水府。邊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來一人耕,三人食猶饑。如今千萬家,無一把鋤犁。
我倉常空虛,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標簽: 憂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田間行走,無意中發現村莊中的很多人家空無一人。向路過的村人打聽才知道,這些屋子裏的人都外出做生意去了。
官家不向商人征稅,偏偏征稅於勞役辛苦的農民。在這裏居住的人,紛紛做生意謀出路去了,以致這裏的土地無人耕種,任由行人往來,變成了道路。
這些經商的人冒著生命危險上山采玉,下水求珠。可邊疆士卒要吃要穿,這些珠寶如同泥土,無法充饑禦寒。
古來一人耕種,三個人還吃不飽。

現在成千上萬的人家,竟沒有一個人拿著犁鋤耕田。
我們的糧倉已經空虛了好長一段時間,我們的田園已經完全荒蕪。上天不落下糧食,有什麽辦法去養活眾多的老百姓呢?

鑒賞

姚合在任武功縣主簿後曾在農莊閑居一段時期,寫了一些反映農村情況的詩,較有社會意義。這首《莊居野行》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首。

《莊居野行》詩歌對當時社會上存在的重商輕農的風氣進行了正本清源,對受侮辱受損害的農民表示了深厚的同情。由於唐朝政府重商輕農,導致農民都棄農經商,造成“如今千萬家,無一把鋤犁”的嚴重局麵,因此作者大力呼籲,希望引起政府的重視。此詩和劉駕的《反賈畝樂》有異曲同工之妙,拓寬了唐詩創作的題材。

這首詩在賦的藝術表現手法的運用上頗具特色。

創作背景

姚合在元和十一年(816年)登進士第後授武功主簿,任此職後曾在農莊閑居一段時期,寫了一些反映農村情況的詩,較有社會意義。這首《莊居野行》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首。由於唐朝政府重商輕農,導致農民都棄農經商,因此作者大力呼籲,希望引起政府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