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夜泊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燕台路正長。
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

標簽: 黃河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月光下黃河橫躺,月光下戰場似的黃沙漫漫。
轟隆隆的奔流翻騰不息,荒野伸向無盡的遠方。
書信難寄遙遠的會稽,去燕台的路啊還很漫長。
我這樣長年的四處漂泊,竟再也不覺得是客居他鄉。

注釋
寒沙:寒冷的沙灘。
聒:聲音嘈雜,使人厭煩。
平野:平坦的曠野。
天荒:極言空間無盡或曆時久遠。
吳會:吳地的會稽,即作者故鄉。
燕台:指燕京,今北京。明朝的京城。

創作背景

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詩人離開客遊經年的南京,懷著“長路有時到”(《白門七夕》)的自信,北上京師應試。當時明王朝已處在風雨飄搖、內外交困的境地,朝政腐敗,閹黨專權,地方勢力的反叛和農民起義迭起。作者滿懷羈旅愁思和無路報國的憂歎寫下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周嘯天.元明清名詩鑒賞.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475
賞析

一二句以寫意筆法揮灑出一避幽美壯闊的黃河月夜圖。“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首句應題而起,點明時間地點,用語平淡無奇,如隨口吟出,卻神完氣清,境界渾然,可謂發興高遠。詩人佇立月下,凝神遙望,但見黃河東去,沒入蒼茫夜色之中;沿河兩岸,鋪展著一片沙灘,由於月光映照,沙灘顯得格外空闊綿遠,冷寂淒涼。眼前景象激起詩人沉思遐想,“似戰場”,則表明思之所向。

寥寥三字,突兀而來,挾帶著深沉的歎息,表達出詩人對國事時局的憂慮,隱隱透出一片報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