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啼序·重過金陵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樓迢遞。嗟倦客又此憑高,檻外已少佳致。更落盡梨花,飛盡楊花,春也成憔悴。問青山、三國英雄,六朝奇偉?

麥甸葵丘,荒台敗壘,鹿豕銜枯薺。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陽影裏。聽樓頭、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漸夜深、月滿秦淮,煙籠寒水。

淒淒慘慘,冷冷清清,燈火渡頭市。慨商女、不知興廢,隔江猶唱庭花,餘音亹亹。傷心千古,淚痕如洗。烏衣巷口青蕪路,認依稀、王謝舊鄰裏。臨春結綺,可憐紅粉成灰,蕭索白楊風起。

因思疇昔,鐵索千尋,謾沉江底。揮羽扇,障西塵,便好角巾私第。清談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風景今如此。楚囚對泣何時已,歎人間今古真兒戲。東風歲歲還來,吹入鍾山,幾重蒼翠。

標簽: 懷古,豪放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金陵故都的形勢是最雄偉、最美好的,有朱紅的高樓聳立。可歎浪跡天涯的倦客,再來此地登高遠眺,欄杆外已看不到多少佳美的景致。更何況梨花落盡,楊花飛盡,春天也變得十分憔悴。問青山,可還記得三國的英雄、六朝的雄偉?


郊外荒丘,蔓草遍野,豬鹿銜著枯芥菜在荒台敗壘中出沒。寂寞的夕陽殘照下,潮水拍打孤城。聽樓頭鼓角哀怨,未曾舉杯,愁心己如酒醉。

夜色漸深,秦淮河灑滿月光,煙靄籠罩著寒冷的河水。


淒淒慘慘,冷冷清清,燈火亮處是渡江口的夜市。可歎歌女不知江山興廢之恨,隔著江水還在唱那《後庭》遺曲,餘音嫋嫋刺人心扉。傷心千古興廢,淚流如水。烏衣巷口道路荒蕪,隻依稀看出是舊時權貴王、謝毗鄰而居的殘頹。臨春閣、結綺閣兩座名殿早巳荒廢,當年美麗的後妃也化為了塵灰,墓地裏白楊蕭瑟、寒風哀泣。

創作背景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大破臨安,南宋恭帝和後妃屬員三千多人被俘北上,詞人也未能幸免。詞人對南宋朝廷的忠心,使他不幸仕於元,隻好做了道士。詞人因此而被釋放,回到江南。這首詞便是詞人在得以南歸後重遊金陵所作。

參考資料:
1、唐圭璋等著 .《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年: 第2195-2200頁
賞析

《鶯啼序·重過金陵》憑高所見實景入手,從而引出對三國、六朝的疑問,詠史懷古。全詞四片,借用“賦”的筆法依次鋪敘開來。

第一片是總寫,點題之後,寫出詞人心情、時令。起首“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樓迢遞。”兩句化用了南朝詩人謝朓的《隋王鼓吹曲·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評價

全詞的結尾,又回到金陵景物,並照應篇首的“倦客又此憑高”登高遠眺“春風歲歲還來,吹入鍾山,幾重蒼翠。”自然界不因人世之變遷而按照它固有的規律,照常輪換。鍾山依舊,隻是人事不再。因這種懷舊情結作為全篇的一個總結,應該說是意味極為深長。

典故

“因思疇昔”引領第四片,敘述東吳、東晉的史事。用意非常明顯,喻指南宋王朝覆滅的曆史悲劇。“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東吳曾以鐵索橫江,作為防禦工事,意為抵擋東晉南下。哪知被晉將王燒斷,致使天塹無憑,國土淪喪。羽扇障塵、角巾還第、新亭對泣,出自於東晉士族代表人物王導,見於《世說新語》和《晉書。王導傳》。“羽扇障塵”喻指南宋士大夫之不能戮力同心。

王導與外戚庚亮共掌東晉大權,勢力仲伯之間,一日大風揚塵,王導以扇拂之,說道:“元規(庚亮字)塵汙人。”“角巾還第”喻指南宋士大夫之不能以大事為重,傳言庚亮將要帶兵到他的治所來,有人便建議他暗中戒備,王導卻說:“我與元規雖俱王臣,本懷布衣之好。若其欲來,吾角巾徑還烏衣,何所稍嚴!”(《世說新語。雅量》)角巾是便服,金陵的烏衣巷是王導私人第宅:“角巾私第”意即辭官歸家之意。“新亭對泣”,《世說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