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爾居。爾不我畜,複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爾宿。爾不我畜,言歸斯複。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舊姻,求爾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異。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爾居。爾不我畜,複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爾宿。爾不我畜,言歸斯複。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舊姻,求爾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異。
譯文
走在郊野荒涼路,路旁椿樹枝葉疏。隻因婚姻的緣故,我才與你同居住。你不好好善待我,隻有回到我故土。
走在郊野荒涼路,采摘蓫葉多辛苦。隻因婚姻的緣故,才到你家同住宿。你不好好善待我,隻有回歸我家族。
走在郊野荒涼路,采那葍草聊果腹。你全不思往日情,追求新歡太可惡。不是她家比我富,是你變心的緣故。
注釋
蔽芾(fèi):樹葉初生的樣子。樗(chū):臭椿樹,不材之木,喻所托非人。
昏姻:即婚姻。
言:語助詞,無實義。就:從。
畜(xù):養活。一說是愛的意思。
邦家:故鄉。
蓫(chú):草名,俗名羊蹄菜,似蘿卜,性滑,多食使人腹瀉。
宿(sù):居住。
言歸斯複:言、斯,都是句中語助詞。歸、複,即歸回。
葍(fú):多年生蔓草,花相連,根白色,可蒸食,饑荒之年,可以禦饑。
《小雅·我行其野》作為一首棄婦詩,和《衛風·氓》等其他同題材作品的大力渲染被棄前的生活場景所不同的是,其作者更多地表現棄婦目前,即此時此刻的情緒。作品開頭,作者便把自己情感悲劇的抒寫安排在一個似乎暗合其孤獨淒涼境況的,生長著樗樹和蓫草、葍草的岑寂原野上,以此點明以下所抒寫的,隻是在抒情主人公經曆了被遺棄之變故的打擊後,離開傷她心的人,在歸家途中的心理活動。
此詩三章,每章前二句,都是同一個畫麵的重複或再現。它描繪出一個人在點綴著幾棵樗樹的原野上獨行的情景。“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從比例和透視關係上講,無邊的原野、凝滯不動的樹草(蓫、葍)和渺小無助而又孤獨的行人(作者),給讀者的是一種自然界的宏大與人類的渺小、原野的寂靜和人心的焦慮的對立感。原野因人之渺小而愈顯其大、愈顯其寧靜安謐,人因原野之宏大而愈顯其小、愈顯其躁動不安。
中國古代男尊女卑的倫理傳統,導致了在家庭和婚姻中女子的被動地位,因而也造就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一個突出的文學母題——棄婦文學。《小雅·我行其野》就是寫一個遠嫁他鄉的女子訴說她被丈夫遺棄之後的悲憤和痛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