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

[南北朝] 謝朓 [简体]

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
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
旅思倦搖搖,孤遊昔已屢。
既歡懷祿情,複協滄洲趣。
囂塵自茲隔,賞心於此遇。
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船與江水背向而行,江水尚知入海為歸,人卻辭別舊鄉而去。
水天相接處能夠認出返歸之船,雲霧之中也能分辨江江畔的樹林。
旅途疲倦,人隻能隨著江舟的顛簸搖來晃去,這樣的孤旅已不是第一次。
雖然為得朝廷賞識而高興,但又怎能比得上遁跡僻遠之地的情趣。。
世間喧囂從此遠隔,慶幸得到這種機會。
雖然沒有玄豹深藏遠害的資質,但也終於能夠隱於南山的霧中。

注釋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之,到。宣城,在今安徽宣州市。板橋,板橋浦,在離建康不遠的西南方,《文選》李善注引《水經注》:“”水上經三山,又湘浦(一作幽浦)出焉,水上南北結浮橋渡水,故曰板橋浦,江又北經新林浦。
江路:長江的水路。句:寫詩人逆水向西南而行。
永:長,遠。毛傳:“永,長。”《詩·周南·漢廣》:“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歸流:歸向大海的江流。

賞析

全詩十二句分二層。

第一層開頭四句,寫自已離開建康乘船逆流西行。第一、二句“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鶩 ”,點明此行溯流而上,與江水相背而行,水長路遠。謝朓的船第一站定是新林浦,由此出發。在赴宣城的途中有不少佳篇,又如《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是侍停靠寫的。新林浦、三山的在建康西南,離京邑不遠,宣城也在建康西南,所以開頭是說,江舟向西南方向行駛,水流卻東北流去。此時詩人想,江水尚知道入海為歸,而人卻辭別故土而去。

鑒賞

詩題如此準確具體地標明了行程和去向,詩人卻沒有以他那清麗的秀句描繪新林浦的佳景和板橋渡的幽致。詩中展現的是浩渺無涯、東流而去的江水,佇立船首、回望天際的歸客,隱隱歸舟,離離江樹,隻如淡墨般的幾點,溶化在水天相連的遠處。表達了作者倦於行旅的感情,同時也表示願意遠離囂塵的都城去過隱居的生活,表達出詩人遠害避禍的思想。

這是公元495年(齊明帝建武二年)的春天,謝朓出任宣城太守,從金陵出發,逆大江西行。新林浦、三山都在金陵西南,距京邑不遠,宣城也在金陵西南方向,所以首句“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先點明此行水長路遠,正與江水流向相背。江舟向西南行駛,水流向東北奔馳。

創作背景

公元495年(齊明帝建武二年)的春天,謝朓外任宣城太守,從建康乘船,逆長江西行。詩人因得到朝廷賞識得意來到遠離世間喧囂之地而感到高興,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848-8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