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夜

[宋代] 蘇軾 [简体]

倦枕厭長夜,小窗終未明。
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
衰鬢久已白,旅懷空自清。
荒園有絡緯,虛織竟何成。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失眠的人總是厭煩這漫漫長夜,窗戶仿佛永遠也見不到光亮似的。
荒寂的孤村中傳來狗吠聲,那是幾個行人在殘月下趕路。
鬢發早已稀疏斑白,旅途的情思空空胸中靜。
眼前荒園中阡陌縱橫,蟋蟀聲聲叫個不停,不斷空鳴叫哪能有功成?

注釋
倦枕:即對枕頭厭煩,就是失眠。
未明:未見天亮。
殘月:這裏當指天將明的月亮。
衰鬢:人老而頭發稀少。
旅懷:客居情懷。清:清苦。
絡緯:即蟋蟀,蟲文,又文莎雞,俗稱紡織娘。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時蘇軾已六十四歲。據記載,蘇軾於公元1097年(紹聖四年丁醜)被貶滴到昌化軍(屬今海南省),元符元年戊寅移至儋耳謫所。最初寄居在一所官屋中,後朝廷聽到這個消息,便派人把他趕出來。於是他隻好在儋州城南桄榔林下自己籌建一處住宅,名日桄榔庵。

參考資料:
1、閻興廣.宋詩選讀:濟南出版社,1993:110-112
賞析

這是一首感寓詩。首聯是對長夜漫漫的怨恨,盼望天亮而小窗未明。頷聯由犬吠想到月下行人。更添孤寂之感。頸聯由行人轉想到自己的飄零生活,雖無政務之累,卻也鬢發皆白,感慨不已。尾聯借絡緯虛織比喻自己政治上的絕望。全詩結構緊湊,聯想自然,描寫生動,含意深刻。

“倦枕厭長夜,小窗終未明”,寫失眠的人討厭夜長,窗戶仿佛永遠也見不到亮似的。失眠的人希望天快亮,所以“厭長夜”一下句說,但黑夜又偏偏不肯退去,窗戶老是不見光亮。“厭”“終”,表明作者失眠時間之久,情緒之煩躁,對天明的切盼。作者失眠之因,不外乎被貶的不幸,對前途的擔優,生活的艱難,或者是對自己年老而無所作為的悔恨。看來這些因素可能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