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望飛來半空鷗鷺,須臾動地鼙鼓。截江組練驅山去,鏖戰未收貔虎。朝又暮。誚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看紅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
憑誰問,萬裏長鯨吞吐,人間兒戲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堪恨處,人道是、屬鏤怨憤終千古。功名自誤。謾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煙雨。

標簽: 詠物,寫水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望向天邊,潮水好似覆蓋半個天空的白色鷗鷺一樣鋪天蓋地而來。片刻之間便聽到如擂動戰鼓般地動山搖的波濤聲,之間橫截江麵的波峰如千軍萬馬驅趕著白色的山峰而來。江潮洶湧翻滾,如勇士激戰不休。曾地青年朝朝暮暮與水為戲,對此簡直就像是平常一樣,曾兒又怎麽會害怕著蛟龍一樣翻滾的波濤。弄潮兒在波濤中如履平地,看那紅旗翻飛,他們如同錦鱗出水,魚躍水麵,踏著浪花起舞。


任憑何人,麵對怒潮洶湧如巨鯨吐水一般的潮水,曾越王用箭矢射向潮水不過是人間的一場兒戲。連天的怒潮最終也力倦難治,緩緩東歸。常言道,伍子胥用屬鏤自刎化為潮神遺恨千古自是因為功名誤了千古英雄。這警示白白便宜了範蠡與西施漫遊五湖,一葉小舟悠然自得地欣賞雲蒸霞蔚的湖上景色。

賞析

上片著力描繪錢塘江秋潮雄偉壯觀的景象,從側麵表達了詞人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首四句寫潮來時驚天動地的氣勢,先寫天空飛鳥,繼寫江麵波濤。開頭四句大意說,他正看著半空翱翔的鷗鷺,刹那間便聽到如擂動戰鼓般轟鳴的波濤聲,隻見那洶湧的潮水如千軍萬馬,以排山倒海之勢滾滾而來,如激戰中奔馳的貔虎似的大隊勇士勢不可擋。這四句寫得有聲有色,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形,頗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潮水上漲,如此駭人,似乎無人可以駕馭。然而,對江上的漁民來說,卻又因為司空見慣,不把它當回事兒。“朝又暮”以下便寫這些“弄潮兒”嬉戲於潮水中的動人情景。這種場麵旁觀者驚心動魄,這些勇士們卻自由自在,在潮水中踏著浪花歡騰舞蹈,紅旗飛揚,人像魚兒在波濤中跳躍出沒,極為精彩壯觀。

創作背景

淳熙元年(1174)春,葉衡(字夢鍚)由建康留守被召入朝擔任右丞相之職,辛棄疾也因葉衡的推薦,當了倉部郎官。這一年的秋天,辛棄疾赴臨安(今杭州),在錢塘江觀潮,寫了這首詞贈給葉衡。

參考資料:
1、楊 忠.辛棄疾詞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