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又來沙漠,四千裏外關河。骨相空談,腸輪自轉,回頭十八年過。春夢醒來麽?對春帆細雨,獨自吟哦。惟有瓶花,數枝相伴不須多。
寒江才脫漁蓑。剩風塵麵貌,自看如何?鑒不因人,形還問影,豈緣醉後顏酡?拔劍欲高歌。有幾根俠骨,禁得揉搓?忽說此人是我,睜眼細瞧科。
曾經滄海,又來沙漠,四千裏外關河。骨相空談,腸輪自轉,回頭十八年過。春夢醒來麽?對春帆細雨,獨自吟哦。惟有瓶花,數枝相伴不須多。
寒江才脫漁蓑。剩風塵麵貌,自看如何?鑒不因人,形還問影,豈緣醉後顏酡?拔劍欲高歌。有幾根俠骨,禁得揉搓?忽說此人是我,睜眼細瞧科。
譯文
曾經走南闖北,如今又一次來到西北,路途中經曆了眾多山河關隘,人的形體相貌決定不了命運,內心的悲痛和憂思不能用言語來描述,回頭一想十八年已經過去。從春夢中還能醒來麽?細雨滋潤萬物,春風鼓蕩船帆,小影中的我,在這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季節,獨自吟哦。隻剩下瓶花,數枝已經足夠了。
剛由湖湘之地來到這裏,飽經風霜,攬鏡自照,但見滿麵風塵,鏡子不會隨人的意願,感到自己形貌變化之大,難道是我醉酒後發紅的臉色隻是形貌發生變化嗎?拔出鋒利的寶劍想要高聲歌唱,有多少俠義之骨,經得起揉搓?說的這個人是我,睜眼細看難以相信。
“曾經滄海,又來沙漠,四千裏外關河",開頭便寫出了廣博的氣勢,茫茫宇宙,“滄海”“沙漠”“關河”,幾個詞匯表示他努力探索並思想日漸成熟。唐代詩人元稹曾有詩句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陸遊也曾有“關河夢斷何處?”之句,被作者借用過來,意境深遠廣邃。“骨相空談”句,進一步加深了開頭幾句的意思,說明自己的人生經曆和思想的變化。
接下來一句問句,“春夢醒來麽?”承前啟後,勸世人不要徒做無益的春秋大夢了,應該清醒地認識這個世界,“惟有瓶花”,沒有生命力的幾枝花。當然就沒有希望,詞人這裏委婉地評價了當時的時局,晚清實際上已經朝不保夕了,但以慈禧為首的封建保守派依然以“天朝大國“自居,仍然窮奢極欲,其結果必然是亡國。
譚嗣同十一歲時即隨父居湖北巡撫任上,十三歲又隨父遷官甘肅。十五歲曾回湖南讀書,兩年以後又從家鄉瀏陽動身再返西北。該詞創作於光緒八年(1882),當時作者已滿十八歲,居於甘肅蘭州他父親譚繼洵的任所,是譚嗣同為題寫自家小像而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