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

[宋代] 蘇軾 [简体]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裏。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裏燈初上,水調誰家唱?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登高遠眺,千裏美景盡收眼底。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要數這裏最美。你這一去,何時才能返回?請痛飲幾杯吧,但願醉倒再不離去。
看,沙塘裏華燈初放。聽,是誰把動人心弦的《水調》來彈唱?當夜深風靜我們扶醉欲歸時,隻見在一輪明月的映照下,錢塘江水澄澈得象一麵綠色的玻璃一樣。

注釋
湖山信:元祐初,學士梅摯任杭州太守,宋仁宗曾作詩送行曰:“地有湖山美,東南第一州。”此句即從仁宗詩來。梅摯到任後築有美堂於吳山。神宗熙寧七年(1074)秋,杭州太守陳襄(述句),將調往雨京(今河南商丘)行前宴客於美堂。席間蘇軾作此詞。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稱呼,此處指陳襄。漢時稱刺史為使君,漢以後用以尊稱州郡長官。 
沙河塘:位於杭州東南,當時是商業中心。

賞析

關於此詞的寫作,宋人傅榦的《注坡詞》所敘甚詳。傅雲:“《本事集》雲:陳述古守杭,已及瓜代,未交前數日,宴僚佐於有美堂。侵夜月色如練,前望浙江,後顧西湖,沙河塘正出其下,陳公慨然,請貳車蘇子瞻賦之,即席而就。

上片前兩句極寫有美堂的形勝,也即湖山滿眼、一望千裏的壯觀。此二句從遠處著想,大處落墨,境界闊大,氣派不凡。

“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這兩句反映了詞人此時此刻的心情:使君此去,何時方能重來?何時方能置酒高會?他的惜別深情是由於他們誌同道合。據《宋史·陳襄傳》,陳襄因批評王安石和“論青苗法不便”,被貶出知陳州、杭州。然而他不以遷謫為意,“平居存心以講求民間利病為急”。而蘇軾亦因同樣的原因離開朝廷到杭州,他自言“政雖無術,心則在民”。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熙寧七年(1074)七月蘇軾任杭州通判時。時杭州太守陳襄(字述古)調任,即將離杭,設宴於杭州城中吳山上之有美堂。應陳襄之請,蘇軾即席寫下了此詞。

參考資料:
1、陳振鵬、章培恒.《古文鑒賞辭典(上)》: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7月1日: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