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處女發半華,四十五十無夫家。
更遭喪亂嫁不售,一生抱恨長谘嗟。
土風坐男使女立,應當門戶女出入。
十猶八九負薪歸,賣薪得錢應供給。
至老雙鬟隻垂頸,野花山葉銀釵並。
筋力登危集市門,死生射利兼鹽井。
麵妝首飾雜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醜,何得此有昭君村?
夔州處女發半華,四十五十無夫家。
更遭喪亂嫁不售,一生抱恨長谘嗟。
土風坐男使女立,應當門戶女出入。
十猶八九負薪歸,賣薪得錢應供給。
至老雙鬟隻垂頸,野花山葉銀釵並。
筋力登危集市門,死生射利兼鹽井。
麵妝首飾雜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醜,何得此有昭君村?
譯文
夔州的處女頭發都已經斑白了,四五十歲了還沒有丈夫。
遭遇了喪亂更嫁不出去,一輩子隻能留著遺憾而悲歎。
當地的風俗是男的坐享其成而女的立地侍候,男的在屋裏當家,女的出入操勞。
女子背著柴火回來是極為常見的,賣出去的錢要供給一家生活和繳納稅務。
到老了仍然是雙鬟垂到頸部的處女打扮,野花同銀釵一起戴在頭上。
竭盡全力上山砍柴和去市場賣柴,為了謀取小利不顧生死,還要去鹽井運鹽。
她們終年勞累,麵帶淚痕,衣單體寒,困居在偏僻的山腳下。
如果說巫山一帶的婦女天生粗醜,那麽是不可能有王昭君的。
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暮春,杜甫遊雲安(今重慶市雲陽縣)到夔州(治今重慶市奉節縣),這首詩大概是杜甫到夔州後不久所作。杜甫在夔州看到下層勞動人民的困苦生活和土風民俗,感慨萬千,寫下了《負薪行》。
此詩寫出了夔州婦女的勤勞困苦,表現了詩人對她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結句答問,正是深意所在。詩中通過對夔州一帶重男輕女風俗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婦女的深切關懷和同情,也是杜甫一貫的憂國憂民思想的具體反映。
開頭四句並非著意寫夔州的生活習俗,而是提出了一個重大的曆史性的社會問題。《後漢書·周舉傳》指出當時的社會弊病是: “內積怨女,外有曠夫。”這在安史之亂以後的唐朝社會同樣存在。女子“上頭”後一般至十六、七歲即出嫁,而夔州女已經頭發半自,四五十歲了,仍然是找不到丈夫的老處女,原因是她們遭逢喪亂,男丁減員,女子嫁不出。夔州處女被安史之亂葬送了青春年華,所以抱恨終生,令人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