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
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
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
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
譯文
齊國有個倜儻灑脫的士人名叫魯仲連,他的才氣十分高明美妙。
他就像一顆夜明珠從海底升起,散發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
他用雄辯遊說趙、魏聯合拒秦,逼退秦軍建立莫大功勳。他的英名傳遍天下,他的光輝照耀後世,讓後人無限景仰。
他看輕那些功名富貴,回頭笑著拒絕了平原君的千金饋贈。
我也是和他一樣的放達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們共同的誌趣。
注釋
倜(tì)儻(tǎng):氣宇軒昂,不受拘束的樣子。
魯連:戰國時期齊人魯仲連。
高妙:傑出,出眾。
明月:指夜明珠。《淮南子·說山訓》高誘注:“珠有夜光、明月,生於蚌中。”
光曜(yào):光輝。
卻秦振英聲:指魯仲連義不帝秦,卻秦救趙一事。
末照:猶餘光也。
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典故,可見於《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古風·齊有倜儻生》約作於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李白一生深受儒、道、俠三種思想影響,思想性格中既有兼濟天下之誌向,又有獨善其身之情懷。
“”詩一開始就化用《史記》中的話。“高妙”二字,同時表現其卓異的謀略和清高的節操兩個方麵;一個“特”字,表達了一腔傾慕之情。“”詩人在此將魯仲連的出仕視為明月出海,這種極度的推崇,可見詩人對魯仲連的景仰不同一般。魯仲連一生大節,史傳隻舉了反對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古風》的這首則專書前一事。當初辛垣衍勸趙帝秦以圖緩頰,平原君已為之猶豫,若無魯仲連雄辯堅拒,難免因一念之差鑄成大錯。
在此關鍵時刻,魯仲連起的作用無異挽瀾於既倒。“卻秦振英聲”五字就是對這事的肯定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