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登廬山

[近現代] 毛澤東 [简体]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裏可耕田?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廬山淩空挺拔屹立長江岸邊,在一路青翠中我驅車盤旋登臨。
以冷漠的目光朝向大海展望世界,暖風吹來了雨滴灑向那江麵。
白雲漂浮在九條大河之上黃鶴當空高翔,波濤直下江東騰起嫋嫋煙霧。
昔日的陶潛已不知道去哪裏了,桃花源裏現在可以耕田勞動了嗎?

注釋
躍上蔥蘢四百旋:蔥蘢,草木青翠茂盛,這裏指山頂。
四百旋:廬山盤山公路三十五公裏,有近四百處轉彎。旋:盤旋。
冷:冷漠。
江天:江和天。
九派:見《菩薩蠻·黃鶴樓》九派注。《十三經注疏》本《尚書·禹貢》“九江”注:“江於此州界分為九道。”明李攀龍《懷明卿》:“豫章(今南昌)西望彩雲間,九派長江九疊山。”毛澤東1959年12月29日在一封信上說:“九派,湘、鄂、贛三省的九條大河。

創作背景

這首詩最早發表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詩詞》。1959年廬山會議前夕,毛澤東登上廬山,極目遠眺,江山勝覽,盡收眼底。麵對開闊遼遠、雲海彌漫的景致,詩人心中湧動著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豪邁之情,於是寫下了這首謳歌奮發的詩篇。

參考資料:
1、《毛主席詩詞》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 《換新天》戰鬥隊編1969年5月出版
賞析

詩開篇一“飛”字靈動異常,一“躍”字威風八麵。廬山九十九座山峰蜿蜒連綿,氣勢雄偉,詩人卻能讓其“飛峙大江邊”,不僅化靜為動,而且化山石為生命。奇瑰的筆墨讓原本雄偉的廬山瞬間又擁有了一層神奇的色彩。然而正是這奇崛雄偉、鬱鬱蔥蔥的高山,詩人卻能一“躍”而過“四百旋”的山彎立於高巔,俯視江湖山川、縱覽人間風雲,大有成竹在胸、躍躍欲試、睥睨天下的豪情壯誌。這為全詩定下了情感基調。

登上山頂,立於山巔,萬千氣象,都來眼底。成竹在胸的詩人麵對眼前詭譎蒼茫的雲霧之海,想到的是“小小寰球”舞台上正演繹著的對中國的孤立、封鎖與背叛,不覺以大鵬蔑視蓬間雀般的眼神報之以一瞥。其時的中國,先有美、英等西方國家的孤立與封鎖,近有蘇聯單方麵宣布與中國簽訂的核協議無效的信義背叛(1959年6月),詩人領導下的國家處境艱難。然而,這樣的“世界風雨”在詩人眼中不過是一場小小的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