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唐代] 杜甫 [简体]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裏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台。  
曆盡了艱難苦恨白發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注釋
詩題一作《九日登高》。古代農曆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選自《杜詩詳注》。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秋天的重陽節。
嘯哀:指猿的叫聲淒厲。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
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
蕭蕭:模擬草木飄落的聲音。
萬裏:指遠離故鄉。
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
百年:猶言一生,這裏借指晚年。

賞析

杜甫的《登高》總體上給人一種蕭瑟荒涼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於景,將個人身世之悲、抑鬱不得誌之苦融於悲涼的秋景之中,極盡沉鬱頓挫之能事,使人讀來,感傷之情噴湧而出,如火山爆發而一發不可收拾。

如一般詩篇,《登高》首聯寫景,開門見山,渲染悲涼氣氛。詩中如是寫到: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兩句都是動靜結合,寓靜於動中構造了一幅以冷色調著墨的絕妙的水墨畫。“風急天高猿嘯哀”,一個“急”,一個“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馬進入作者所營造的令人憂傷的情境裏不可自拔。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曆二年)秋天,杜甫時在夔州。這是他在五十六歲時寫下的。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臨眺,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參考資料:
1、海兵.杜甫詩全集祥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33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