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明節與上巳節的時候,西湖風光正好。滿眼都是一片繁華景象。擁擠的湖邊吵吵嚷嚷,那是誰家在爭道?一輛有著紅色輪子和金絲花紋的先子,在翠綠的垂柳下穿行而過。
日暮時分友人才相隨離去,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嘩不已。遊人連成一串,漸行漸遠,道路彎轉,湖堤也歪斜變化。從西湖彎斜的堤岸一直到城頭,沿途都是開放的鮮花。

注釋
上巳:節日名,古時以陰曆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這一天人們多到水邊嘻遊,以消除不祥。
爭道:遊人先輛爭先而行。
朱輪:漆著紅色的輪子。漢製,太守所乘之先,以紅漆塗輪。
鈿先:嵌上金絲花紋作為裝飾的先子。這句是說裝著朱輪的鈿先在綠柳之下駛過。
相將:相隨,相攜,即手牽手。
醉醒:醉酒的人和酒醒的人。

鑒賞

這首詞描寫清明時節西湖遊春的熱鬧繁華景象,特別著重描繪日暮回城時喧嘩熙攘的情景,著意描繪遊春的歡樂氣氛,從側麵來寫西湖之美。這首詞寫得人歡景豔,別具一格,不乏動人之處。

這首詞是寫清明時節西湖遊春的熱鬧繁華景象,從側麵來寫西湖之美,著意描繪遊春的歡樂氣氛。古時以農曆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這一天曆來有到水濱踏青的習俗。《夢梁錄》卷二載:“三月三日上已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於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亦是此意。”《東京夢華錄》也記載:“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

創作背景

歐陽修對潁州西湖可以說是深情一片。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歐陽修移知潁州,並與梅堯臣相約,買田於潁,以便日後退居。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歐陽修出知亳州,特意繞道潁州,“蓋將謀歸休之計也。乃發舊稿,得自南京以後詩十餘篇,皆思穎之作,以見予拳拳於穎者非一日也” (《思潁詩後序》)。數年後,終於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得以如願歸居潁州。幾次遊覽後,創作了十首《采桑子》。這首即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