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一首別子固

江之南有賢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賢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賢人者,足未嚐相過也,口未嚐相語也,辭幣未嚐相接也。其師若友,豈盡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學聖人而已矣。”學聖人,則其師若友,必學聖人者。聖人之言行,豈有二哉?其相似也適然。

予在淮南,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還江南,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為然。予又知所謂賢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懷友》一首遺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後已。正之蓋亦常雲爾。夫安驅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於其堂,舍二賢人者而誰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願從事於左右焉爾。輔而進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係,會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學一首別子固》以相警,且相慰雲。

譯文及注釋

譯文一
江南有一位賢人,字子固,他不是現在一般人所說的那種賢人,我敬慕他,並和他交朋友。淮南有一位賢人,字正之,他也不是現在一般人所說的那種賢人,我敬慕他,也和他交朋友。這兩位賢人,不曾互相往來,不曾互相交談,也沒有互相贈送過禮品。他們的老師和朋友,難道都是相同的嗎?我注意考察他們的言行,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竟是多麽少呀!應該說,這是他們學習聖人的結果。

學習聖人,那麽他們的老師和朋友,也必定是學習聖人的人。聖人的言行難道會有兩樣的嗎?他們的相似就是必然的了。
我在淮南,向正之提起子固,正之不懷疑我的話。回到江南,向子固提起正之,子固也很相信我的話。於是我知道被人們認為是賢人的人,他們的言行既相似,又互相信任而不猜疑。
子固寫了一篇《懷友》贈給我,其大意是希望互相幫助,以便達到中庸的標準才肯罷休。正之也經常這樣說過。

賞析

●全文層次
全文可分三層。第一層,自發端至“其相似也適然”。內容是介紹作者兩位友人的共同特征:“非今所謂賢人者”,“學聖人而己”。盡管他們素不相識,所師所友也不同,然而,他們的言行極其相似。這就表明,他們“學聖人”達到了登堂入室的境界。第二層,自“予在淮南”到“輔而進之,其可也。”同是“學聖人”,“既相似,又相信不疑”,而作者也是有誌於“學聖人”的,他們共同努力,“輔而進之”。

第三層,至結尾。聲明作文的緣故。由於“會合不可以常”,難得經常聚首交流,所以,作文“相警”亦“相慰”。“相警”足見其重道,“相慰”足見其重情。《同學一首別子固》的表現形式,頗具特色。文章題曰“別子固”,但是,一開始便以曾鞏和孫侔相提並論,稱讚他們是“學聖人”而有成的“賢人”,而且是“非今所謂賢人者”。作者寫正之即是寫子固,交互輝映。

創作背景

北宋慶曆元年(1041),王安石與曾鞏同時應禮部試。次年,王安石得中,而曾鞏落第還鄉。慶曆三年(1043)三月,王安石自揚州簽判任上還臨川,至舅家。隨後,他又前往南豐見了曾鞏,此文大約作於此時。

參考資料:
1、王兆鵬,黃崇浩編選.王安石集:鳳凰出版社,2014.10:第177-1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