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一首別子固》賞析

●全文層次
全文可分三層。第一層,自發端至“其相似也適然”。內容是介紹作者兩位友人的共同特征:“非今所謂賢人者”,“學聖人而己”。盡管他們素不相識,所師所友也不同,然而,他們的言行極其相似。這就表明,他們“學聖人”達到了登堂入室的境界。第二層,自“予在淮南”到“輔而進之,其可也。”同是“學聖人”,“既相似,又相信不疑”,而作者也是有誌於“學聖人”的,他們共同努力,“輔而進之”。第三層,至結尾。聲明作文的緣故。由於“會合不可以常”,難得經常聚首交流,所以,作文“相警”亦“相慰”。“相警”足見其重道,“相慰”足見其重情。《同學一首別子固》的表現形式,頗具特色。文章題曰“別子固”,但是,一開始便以曾鞏和孫侔相提並論,稱讚他們是“學聖人”而有成的“賢人”,而且是“非今所謂賢人者”。作者寫正之即是寫子固,交互輝映。

●構思特點
這篇文章在構思上有一個顯著特點,即不單從曾鞏與自己的關係著筆,而是引出一位各方麵情況與曾鞏神合的孫正之作為映襯,分別從作者自己與曾、孫兩人的關係著筆,形成平行的雙線結構。這樣來體現“同學”的主題,是比較新穎獨特的。

文章一上來就分別介紹“江之南”、“淮之南”的兩位賢人曾子固和孫正之。強調他們都不是當今世俗所說的那種賢人,暗示下文的同學於聖人;同時又分別點明“予慕而友之”,將自己和曾、孫兩人分別掛上了鉤,暗示了三人趣尚的一致,為下文兩人之相似、師友之相同張本。作者在《送孫正之序》表示:“予官於揚,得友日孫正之。正之行古之道,又善為古文。”這正是他們三人誌趣契合的基礎。

接著,作者又轉而強調,這兩位自己所仰慕的朋友和賢人,他們之間卻從來未曾相互拜訪、交談,或互致書信禮物。三個排句,蟬聯而下,把雙方未曾識麵的意思強調得非常突出。既然如此,“其師若(與)友,豈盡同哉?”這一問自在情理之中。下麵又一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這就有些超越常理了。既未謀麵,師友又不盡同,何以兩人竟如此相似?這就不能不推出下麵的結論:“學聖人而已矣。”為了使這一論斷更確切不移.作者又進而論證:既然同學於聖人,那麽他們的師友,也一定是學聖人的;聖人的言行都是相同的,同學於聖人的人,各方麵都很相似,就是很自然的了。這一層,一步一轉,從未曾相識說到師友的不同,再轉出兩人的相似,最後揭出同學聖人的正意。純用抽象的邏輯推理,絲毫不涉及兩人的具體行事,但他們“同學”於聖人這一點卻被論證得很有說服力。正是在這裏,作者揭示出“同學”的深刻涵義。真正意義上的“同學”在於同道,在於同學於聖人,而不在形跡上曾否相過、相語、相接。這也正是作者一開頭所說的他們與“今所謂賢人者”有區別的具體涵義。既然如此,仰慕而分別與之相交的作者自己,其為“同學”也自在不言中了。

文章的第二段,從“相似”進一步引出了“相信”,作者分別向兩人談到對方,盡管他們從未有過交接,卻都相信作者的介紹。這種“相信”,似又超乎常情。但這正表現出“同學”於聖人的賢人之間那種超越空間、不拘形跡的神交,那種高度的相互信任。而曾、孫兩人對作者的“相信”也就不言而喻。

文章的第三段從兩位賢人的共同誌向引出作者追隨他們的願望。首先提到曾鞏贈給自己的《懷友》一文,表示要攜手共進,至乎“中庸”,然後捎帶一筆,正之蓋亦常雲爾”,照應上文“相似”之論。並進而指出,能達中庸之境的,除了他們再沒有別人。這正是“同學於聖人”的表現。曾鞏先在《懷友》(見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四所載)中,訴說自己少而學,不得師友,望聖人之中庸而未能至。“嚐欲得行古法度士與之居遊,孜孜焉考予之失而切劇(磨)之。皇皇四海,求若人而不獲。自得介卿。然後始有周旋激懇、摘予之過而接之以道者;使予幡然其勉者有中,釋然其思者有得矣,望中庸之域,其可以策而及也”。可惜彼此遠隔,會少離多,切磨之效不深。本篇這一段,正與子固殷殷求友之意相呼應,又提出孫正之正是其所渴望相交的最佳人選。至於作者自己,則謙虛地說從來不敢自期其必能到聖人中庸的境界,但願在他們的幫助下朝這個方向努力。到這裏,把三人“同學”於聖人以至乎“中庸”的意思完全表明了。

末段以抒情之筆收束,正麵點出題中“別”字。在官為職守所拘,在私有人事牽係,彼此不能經常在一起,這真是無可奈何的事。《懷友》說:“思而不釋,已而敘之,相慰且相警也。”這裏也說:“作《同學一首別子固》,以相警且相慰雲。”朋友之問,互贈文字,以為學之道相策勉,以交誼之誠相慰藉,此篇是個很好的榜樣。

●寫作手法
此文出現了許多重複句式,如“江之南有賢人焉”、“淮之南有賢人焉”等句,作者這樣寫意在向讀者傳遞一個信息:自己所說的賢人跟世俗所說的賢人有所不同。他所說的賢人是以“學聖人”為務的,這些賢人的目標是“至乎中庸而後已”,而世俗所說的賢人僅僅是就才學而言,二者的差別一目了然。此文寫“別子固”,但多數篇幅以正之作陪,交互映發,錯落參差。此文筆情高奇,淡而彌遠,令人尋味無窮。

此文在表現形式上的最大特色,是陪襯法的運用。文章一開始便以曾鞏和孫侔相提並論,稱讚他們是學習聖人而言行一致的“賢人”,表示自己與他們誌同道合,要互相勉勵,以達到中庸之道的境界。因此,文章題為“別子固”,卻處處以孫正之陪說,寫正之即是在寫子固,反複強調,交互映發,錯落參差,結構緊湊,而不顯得單調重複。文章淡淡寫來,卻顯得情真意篤。

在修辭方麵,運用排比手法。如開頭幾句,以整齊的排比句寫曾、孫二賢。第二段的排比句稍有變化,文章顯得既整飭又靈活。這種寫法是為了說明賢德之士,不必同師,隻要效法聖人,便能殊途同歸,從而突出了君子同道而合的主題。

文章從江南、淮南二賢人言行相似入手,自然引出同學聖人之意。然後緊扣“同學”二字,從共同學習聖人之道上立意。共同學習聖人,就會誌同道合,言行相似,相互信任,友誼長存。這也正式建立朋友之間牢固友誼的基礎。最後以相互攀引而共同登上聖人殿堂來互相勉勵,更顯示出作者誌向遠大,思想高尚。子固、正之二人言行相似,互相映襯,為文章增色不少。文中排比句的反複運用,長短句的交錯出現,也增強了文章的語言美。

參考資料:
1、王兆鵬,黃崇浩編選.王安石集:鳳凰出版社,2014.10:第177-178頁
2、陳振鵬,章培恒主編.古文鑒賞辭典 下 第1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07:第1269-1271頁
3、(清)吳楚材,(清)吳調侯編選.古文觀止全解: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10:第386頁
4、高克勤選注.王安石詩詞文選注:上海遠東出版社,2013.08:第93頁
5、馬秀娟譯注.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王安石詩文選譯:鳳凰出版社,2011.05:第131頁
6、秦旭卿等注譯.古文觀止 注譯(下冊):花城出版社,2008.1:第994頁

原文《同學一首別子固》

[宋代] 王安石

江之南有賢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賢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賢人者,足未嚐相過也,口未嚐相語也,辭幣未嚐相接也。其師若友,豈盡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學聖人而已矣。”學聖人,則其師若友,必學聖人者。聖人之言行,豈有二哉?其相似也適然。

予在淮南,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還江南,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為然。予又知所謂賢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懷友》一首遺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後已。正之蓋亦常雲爾。夫安驅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於其堂,舍二賢人者而誰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願從事於左右焉爾。輔而進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係,會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學一首別子固》以相警,且相慰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