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幹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複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標簽: 春節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地之間一片空曠,時光公然地離我而去。
在人生的末路上因為風雨而受驚,在偏僻的邊疆飽經了冰雪寒霜。
如今生命跟這一年一樣快要結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經曆也會被遺忘。
以後再也夢不到過新年喝屠蘇酒,隻能在漫漫長夜裏撥動燈火。

注釋
除夜:指公元1281年(元朝至元十八年)除夕。
幹坤:指天地,即空間。
空落落:空洞無物。
歲月:時間。
堂堂:跨步行走的樣子。
末路:指自己被俘囚,不望生還,走上了生命的最後一段路。
驚風雨:指有感於當年戰鬥生活的疾風暴雨。
窮邊:極遠的邊地。此就南宋的轄區而言,稱燕京 為窮邊。
風霜:指囚居生活的艱難困苦。
屠蘇夢:舊曆新年,有合家喝“屠蘇酒”的習慣。

賞析

寫作此詩時作者已經被關押整整三年,敵人對他軟硬兼施。然而,高官厚祿不能軟服,牢獄苦難不能屈服。他衰鬢霜染,意誌彌堅。牢房冰冷潮濕,飲食艱澀難咽,妻兒宮中服役,朝廷苟且投降等慘痛的現實,令文天祥感受到人生末路窮途的困厄艱難。他用一支沉甸甸的筆,蘸著熱血和心淚,寫就了這首悲而不屈的短詩。

這一首詩,詩句衝淡、平和,沒有“天地有正氣”的豪邁,沒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隻表現出大英雄欲與家人共聚一堂歡飲屠蘇酒過元旦的願望,甚至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一絲寂寞、悲愴的情緒。恰恰是在丹心如鐵男兒這一柔情的刹那,反襯出勃勃鋼鐵意誌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實性,這種因親情牽扯萌發的“脆弱”,更讓我們深刻體味了偉大的人性和錚錚男兒的不朽人格。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過的最後一個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