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郭橐駝傳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雲。

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遊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複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複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也。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郭橐駝,不知道他起初叫什麽名字。他患了脊背彎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彎腰行走,就像駱駝一樣,所以鄉裏人稱呼他叫“橐駝”。橐駝聽說後,說:“這個名字很好啊,這樣稱呼我確實恰當。”於是他舍棄了他原來的名字,也自稱起“橐駝”來。

他的家鄉叫豐樂鄉,在長安城西邊。郭橐駝以種樹為職業,凡是長安城裏經營園林遊覽和做水果買賣的豪富人,都爭著把他接到家裏奉養。觀察橐駝種的樹,有的是移植來的,也沒有不成活的;而且長得高大茂盛,結果實早而且多。其他種樹的人即使暗中觀察、羨慕效仿,也沒有誰能比得上。

文言現象

詞類活用
通假字
1.早繅而緒(“而”通“爾”,你們)
3.既然已(已通“矣”,了)
句式
1.判斷句
以“……也”表示判斷。


例:官理,非吾業也(非……也,表否定的判斷句)
2.倒裝句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
3.省略句
傳其事以(之)為官戒也
而卒以(之)禍
苟有能反(於)是者
然吾居(於)鄉
移之(於)官理,可乎
4.賓語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為哉
5.定語後置
凡長安豪富人為觀遊及賣果者
名詞作動詞
1.病瘺,隆然伏行。病,患…病
2.早實以蕃。

賞析

本文題目雖稱為“傳”,但並非是一般的人物傳記。文章以老莊學派的無為而治,順乎自然的思想為出發點,借郭橐駝之口,由種樹的經驗說到為官治民的道理,說明封建統治階級有時打著愛民、憂民或恤民的幌子,卻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仍舊民不聊生。這種思想實際上就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剖鬥折衡,而民不爭”的老莊思想的具體反映。唐代從安史之亂以後,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隻有休養生息,才能恢複元氣。

如果封建統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揮,使老百姓疲於奔命,或者以行“惠政”為名,廣大人民既要送往迎來,應酬官吏;又不得不勞神傷財以應付統治者攤派的任務,這隻能使人民增加財物負擔和精神痛苦。

創作背景

柳宗元在參加“永貞革新”前兩年,即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監察禦史裏行,是禦史的見習官,可以和禦史一樣“分察百僚,巡按郡縣,糾視刑獄,肅整朝儀”,可以到各地檢查工作,民事、軍事、財政都可以過問,品秩不高而權限較廣。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間寫的,是針對當時地方官吏擾民、傷民的現象而作的。

題解

《種樹郭橐駝傳》(zhòng shù guō tuó tuó zhuàn)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論色彩的傳記散文。柳宗元在參加“永貞革新”前兩年,即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監察禦史裏行,是禦史的見習官,可以和禦史一樣“分察百僚,巡按郡縣,糾視刑獄,肅整朝儀”,可以到各地檢查工作,民事、軍事、財政都可以過問,品秩不高而權限較廣。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間寫的,是針對當時地方官吏擾民、傷民的現象而作的。

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參加“永貞革新”的先聲。

觀點

種樹人有“勤慮害樹”的錯誤,做官者也有“煩令擾民”之過。

本文是帶有寓言和政論色彩的人物傳記文。名“傳”,實際上是一個諷喻性極強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長安任職時期的作品。郭橐駝種樹的本事已不可考,後世學者多認為這是設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針對當時官吏繁政擾民的現象而言的。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論色彩的傳記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