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郭橐駝傳》文言現象

詞類活用
通假字
1.早繅而緒(“而”通“爾”,你們)
3.既然已(已通“矣”,了)
句式
1.判斷句
以“……也”表示判斷。
例:官理,非吾業也(非……也,表否定的判斷句)
2.倒裝句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
3.省略句
傳其事以(之)為官戒也
而卒以(之)禍
苟有能反(於)是者
然吾居(於)鄉
移之(於)官理,可乎
4.賓語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為哉
5.定語後置
凡長安豪富人為觀遊及賣果者
名詞作動詞
1.病瘺,隆然伏行。病,患…病
2.早實以蕃。實,結果實
3.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爪,作動詞用,手抓,掐
4.而卒以禍。禍,受到禍害。
5..其蒔也若子。子,對待子女
6.名我固當。名:稱呼
7.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壽:活得長久
8.不知始何名。名:叫……名字
9.傳其事以為官戒。傳:記錄,記載
10.移之官理可乎?官:做官
名詞作狀語
(1)旦視而暮撫。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2)而木之性日以離矣。日,一天天
(3)旦暮吏來而呼曰。旦暮,從早到晚
形容詞作動詞
1.非有能碩茂之也(碩茂:使動、形作動)
使動用法
(1)以致其性焉爾。致,使……達到
(2)非有能碩茂之也。碩茂,使……碩大茂盛
(3)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結得早;蕃,使……多
(4)鳴鼓而聚之。鳴,使……發出響聲;敲響。聚,使……聚集。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榮。安,使……安樂。
(6)見長人者好煩其令。煩,使……繁瑣。
(7)遂而雞豚。遂,使……長成,喂大。
意動用法
駝業種樹。業,以……為職業
為動用法
傳其事以為官戒。傳為……作傳
其培之也培為……培土
憂之太勤(雖曰憂之)憂:為……擔憂
動詞作名詞
或移徙移徙,移栽的樹

一詞多義
1.病
病僂。(得…病)
故病且怠。(困苦)
2.害
不害其長。(妨礙)
其實害之。(傷害)
3.雖
雖窺伺效慕。(即使)
雖曰愛之。(雖然)
4.故
其土欲故。(舊,指原來培育樹苗的土)
故不我若也。(所以)
5.實
早實以蕃。(結果實,名作動)
不抑耗其實而已。(果實)
其實害之。(實際上)
6.若
其置也若棄。(像)
若不過焉則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7.而
鳴鼓而聚之。(表承接,一說表目的,可不譯。)
字而幼孩。(通“爾”,你們)
旦視而暮撫。(表並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離矣。(表順接,可譯“於是”)
早織而縷。(通“爾”,你們)
8.為
凡長安豪富人為觀遊及賣果者(從事)
吾又何能為哉(做)
9.以
早實以蕃(而且)
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用、來)
爪其膚以驗其生枯(表目的,來)
以子之道(把)
10.名
不知始何名(名字)
甚善,名我固當(稱呼)
11.業
駝業種樹(以……為職業)
官理,非吾業也(職業)

古今異義
1.故鄉人號之“駝”。故鄉(古義:兩個詞,所以鄉裏;今義:指家鄉。)
2.既然已。既然(古義:已經這樣;今義:連詞,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後加以推論。)
3.不抑耗其實而已。其實(古義:它的果實;今義:副詞,承接上文轉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4.若不過焉則不及。不過(古義:不是過多;今義:連詞,表轉折,隻是。)
5.吾小人輟不饔以勞吏者。小人(古義:我們小民;今義:指人格卑下的人。)
6.得養人術。養人(古義:治理百姓;今義:養活別人)
7.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官理(古義:官治,當官治民;今義:官方之理,與“民理”相對。)

原文《種樹郭橐駝傳》

[唐代] 柳宗元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雲。

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遊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複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複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也。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